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四字令 李彭老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四字令

李彭老

兰汤晚凉,鸾钗半妆,红巾腻雪初香。擘莲房赌双。 罗纨素珰,冰壶露床,月移花影西厢。数流萤过墙。

李彭老词属吴文英一派。比如读这一阕,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便是“兰汤”“鸾钗”“红巾”“腻雪”“香”“莲房”“罗纨”“素珰”“冰壶”“露床”“月”“花影”“流萤”等一大批芳香娇丽的字眼,这时你也许会想起前人对吴文英的评价来:“七宝楼台,眩人眼目”“天光云彩,摇荡绿波”。通过这些琳琅满目的词汇,作者着力塑造了一个生活在锦衣玉食之中的贵族少妇的形象。处在这样的环境里,她或者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或者琴棋书画潇洒风流,总之,应该是家和人旺幸福美满的。词中正面写到女主人公的,除了妆饰之外,便只有两个动作:“擘莲房赌双”和“数流萤过墙”。乍一看这不过是有闲阶级的两种游戏。但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越读,我们越能觉出“赌双”二字的讲究。事实上,如果把全篇比作龙,那么“赌双”二字就是眼睛:忽略了它们,全篇只是一片糊涂;读懂了它们,全篇也就豁然开朗。原来,女主人公“擘(掰开)莲房”,并非是无意识地玩耍,而是要通过赌双来占卜自己是否成“双”——因此,锦绣堆中的贵妇人,其实是被痛苦熬煎着的思妇。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推知“擘”这个动作中混合着无限的担心,寄托着无限的希望。同样,读通了这一句,那么“数流萤过墙”的含义也就昭然若揭。我们知道,“擘莲房赌双”开始在兰汤浴罢,当在初夜;而“数流萤过墙”是在“月移花影西厢”以后,可见已经夜深。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主人公不知擘了多少莲房,她也许擘出了双,但是莲房欺骗了她;也许擘出的莲子数目总是单,所以她的失望早都变成了绝望。总之,夜已深沉,人却毫无睡意,百无聊赖中只能“数流萤过墙”。可见数流萤的行为,正是痛苦、寂寞、凄凉的心绪最叫人难堪时的表现。李彭老词中的佳制,素以工秀见长。这阕《四字令》含蕴极深,出语极淡,而唯有这些淡语、闲语,能起到比正面勾勒更好的作用。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说:“作词之法,首贵沉郁。沉则不浮,郁则不薄。”又说:“所谓沉郁者,意在笔先,神余言外。写怨夫思妇之怀,寓孽子孤臣之感,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飘零,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而发之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用这段议论来解释李彭老的《四字令》,是十分合宜的。

李彭老词之工秀,还可以从这首词炼句炼字的功夫中看出。首先,在句子的安排上,作者既善于用淡笔酝酿,又能够抓住“好发挥笔力处”,铸造揭破主题的重点句。这首词上下两片各有四句,每片前三句全在酝酿,到了前后两个结句才用酝酿所得的全部功力,吐出千钧之语。先看上片。首说“兰汤晚凉”,是刚刚出浴,次说“鸾钗半妆”,则正在打扮。古诗有“岂无膏沐,谁适为容”的话,可是这首词中的女主人公却在着意梳妆,大概她有过爱人即将回来的预感或“确信”。“红巾腻雪初香”是写妆成。到这里为止,人,经过了一番梳洗打扮,只待旅人来归;词篇,也经过了一番蕴蓄,已经箭在弦上,于是作者郑重推出一句:“擘莲房赌双。”这一句是作品的主题所在,当然也就是上片力量之所在。再看下片。“罗纨素珰”, “冰壶露床”虽仅写装束器具,但跟上片比较,已显出凄冷的意思。“月移花影西厢”表示时间推移。随着月移花影,主人公“赌双”的希望完全落空,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数流萤过墙”一句,对于主人公悲怆情绪的揭示,无疑是最得力的。其次,在词语的使用上,虽说呈现着光焰耀目的总趋向,可是由于上下两片侧重点不同,词的风貌也就不会完全一样。前片的期待是满怀希望的,所以“兰汤”“鸾钗”“红巾”“腻雪”“香”等词语便特别娇美;后片由失望转入绝望,因而“罗纨”“素珰”“冰壶”“露床”“月”“影”等词语则显得朴素与凄凉。

(李济阻)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4: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