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眼儿媚(萍乡道中乍晴) 范成大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眼儿媚

范成大

萍乡道中乍晴,卧舆中困甚,小憩柳塘

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破轻裘。困人天色,醉人花气,午梦扶头。 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纹愁。溶溶泄泄,东风无力,欲皱还休。

此词作于调知静江府、广西经略安抚使任赴桂林途中。据作者《骖鸾录》,乾道九年(1173)闰正月末过萍乡(今江西萍乡市),时雨方晴,乘轿困乏,歇息于柳塘畔。柳条新抽,春塘水满,这样的环境既便小憩,又易引发诗情。

“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破轻裘。”“日脚”,云缝斜射到地面的日光。“紫烟”,映照日光的地表上升腾的水气。“酣酣”,状其色调之深。这一句是写初春“乍晴”景象,抓住了特征:云彩、地气都显得特别活跃,云脚低垂,地气浮腾;日光也显得强了,“日脚”给人夺目的光亮;天气也暖了,“酣酣”、“紫”的色调就给人以暖感。“妍暖”,和暖、轻暖。“轻裘”,薄袄。这时的温度也不是一下子升得很高,并不给人热的感觉,这种暖意首先是包裹在“轻裘”里的躯体感觉到了,它一阵阵地透了过来。这一句是写感觉。总之,这天气给人暖乎乎的感觉。“困人天色,醉人花气,午梦扶头。”“天色”即天气。这天气叫人感到舒服,因而容易使人困乏,加上暖乎乎的花香沁人心脾,更使人精神恍惚了。暖香与“冷香”对人的刺激确乎不同。“扶头”,本指一种易使人醉的酒,也状醉态。“午梦扶头”就是午梦昏昏沉沉的。

上片是写乘舆道中的困乏,下片写“小憩柳塘”。“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纹愁。”过片“春慵”紧接“困”字、“醉”字来,意脉很细。这里即景作比。“縠纹”,绉纱的细纹,比喻水的波纹。这两句说:春慵就像春塘中那细小的波纹一样,叫人感到那么微妙,只觉得那丝丝的麻麻痒痒、阵阵的软软搭搭。这个“愁”字的味道似乎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下面又进一步进行描写:“溶溶泄泄(yìyì),东风无力,欲皱还休。”“溶溶泄泄”,水缓缓晃动。“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巳《谒金门》),塘水皱了;可你认真去看,又“风静縠纹平”(苏轼《临江仙》)了。这里写水波就是这种情形。这是比喻春慵的不可捉摸,恍恍惚惚,浮浮沉沉的状态。这几句都是用比喻写春慵,把难以比况的困乏形容得如此具体、形象,作者的技巧令人叹服。同时还要注意,这春水形象的本身又给人以美感。它那么温柔熨帖,它那么充溢、富于生命力,它那么细腻、明净,真叫人喜爱。春慵就是它,享受春慵真是人生的快乐。

春慵,是一种生理现象,也是一种感觉,虽然在前人诗词里经常出现这字面,但具体描写少见,苏轼《水龙吟·杨花词》借杨花写了女子的慵态,但没有这首词写得生动、细腻、充分。此词用了许多贴切的词语写天气给人的困乏感觉,又用了一系列比拟写感觉中的春慵形态,使人如临其境:感觉到了春天的温暖,闻到了醉人的花气,感受到了柳塘小憩的恬美。沈际飞评道:“字字软温,着其气息即醉。”(《草堂诗余别集》引)一点不错。如此写生理现象,写感觉,应当说是文学描写的进步。

(汤华泉)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