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三台令三首 冯延巳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三台令(三首)

冯延巳

春色,春色,依旧青门紫陌。日斜柳暗花嫣,醉卧谁家少年?年少,年少,行乐直须及早。

明月,明月,照得离人愁绝。更深影入空床,不道帏屏夜长。长夜,长夜,梦到庭花阴下。

南浦,南浦,翠鬓离人何处?当时携手高楼,依旧楼前水流。流水,流水,中有伤心双泪!

冯煦《阳春集序》说:“翁(冯延巳)俯仰身世,所怀万端,缪悠其辞,若显若晦,揆之六义,比兴为多。若《三台令》《归国谣》《蝶恋花》诸作,其旨隐,其词微。”指出冯词颇多“旨隐词微”之作,《三台令》也是其中之一。这三首小令,内容若不连属,但都以清丽的词采和委婉的手法,或触景生情,睹物感兴,或抒写男女离情别意,以表达词人的某种寄托,具有比较浓厚的感伤情调,体现了冯词的基本风格。

第一首借对春天的赞美,表达了强烈的惜春感情,从而寄托了作者的人生感慨。词一起头便连用两个“春色”,既是写景,也是抒情。《三台令》又名《调笑令》,开首用二字叠句,是依唐词定格,重复言之,便有咏叹意味,它一下子便唤起了读者记忆中对春天的美好鲜明的印象。接着,作者用浓墨重彩在千汇万状的春景中只捕捉了“青门紫陌”这样一个富有表现力的场景,便生动描绘出万物争荣、姹紫嫣红的骀荡春光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无限春意。笔墨洗练,形象鲜明,使读者如身临其境。青门,本是长安东门之一,这里借指南唐都城金陵。紫陌,指京城里的道路。这里所写显然是金陵的春日风光。继而作者又摄取了一幅饶有诗意的小景:在斜阳淡淡的金晖中,暗柳娇花相互映衬,更见风致。一位少年陶然醉卧于其中,不仅成为景物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使画面更加活泼而富有生气。这位少年的“醉卧”,究竟是因为与朋友狂欢痛饮呢,还是为这妩媚动人的春色而如醉如痴?词里没有明说。但透过“谁家”二字所流露出来的惊叹不止的语气,不难想见少年潇洒的醉态、俊美的丰姿。这如诗如画的明媚春光和少年豪放不羁的形象,深深地触发了作者的情思,所以在接连叹了两声“年少”之后(“年少”二字取上句尾“少年”二字颠倒而叠言之,也是此调定格),作者便直抒其意:“行乐直须及早。”这一感慨看似突兀,实则从第二句中“依旧”二字已透露出消息。这里的所谓“依旧”正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之意,是对自然永恒而人生短促、青春难驻的慨叹。正因为如此,对结末的抒情便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及时行乐”的消极喟叹,而应该看到其中不只包含了作者对青春的无限留恋,同时寄托了他自身的深沉感慨。语约意丰,含蕴无尽。

这首词几乎通体写景,表面看来似乎浅显易懂,了无余韵,细细体味却是景中含情,寓意深沉。这是由于作者看似毫不经意的信手摄入笔底的景物,实际上都是经过选择和精心安排的,含蓄而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思。词中,不仅像“依旧青门紫陌”这样夹叙夹议的句子有情有景,其他貌似客观的写景词句也都景中有情,这就既使得末尾的抒情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也使得全词浑然一体,情景交融。

第二首词写闺情,先从明月着笔:“明月,明月,照得离人愁绝。”满月之夜,清辉照人,本是良宵美景,但对离人来说却最容易触景生情,勾起相思的痛苦,离别的愁情,独居的孤凄。因此,在古典诗词中明月似乎与离人、尤其是与思妇结下了不解之缘,写明月牵愁惹恨的俯拾皆是。如曹植的《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都是用明月烘托思妇的离愁别恨。像那两首诗中所使用的含蓄委婉的手法固然可以启人深思,发人联想,但有时直接强烈的抒情也会打动读者的心弦,引起共鸣。这首词的前两句即是如此,它不假雕琢,也不用藻饰,似脱口而出,却吐露了离人深深的怨情,从中仿佛可以听到主人公因“愁绝”而对明月的抱怨和无可奈何的深沉的叹息声。

在总写离人愁怨之后,作者追随月光把镜头移到闺中,具体刻画思妇的“愁绝”:“更深影入空床,不道帏屏夜长。”上句点明时间和环境。“空床”一词语本《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暗示出思妇的身份,与上句的“离人”相照应,同时烘托出愁苦悲凉的气氛。下句描写思妇的孤寂难眠。思妇因对月相思不能入寐而倍感夜长,万籁俱寂的漫漫长夜又更多地牵动了她的愁思,使她辗转反侧,难以为怀。这里写长夜虽不像唐人那样使用夸张的手法:“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李益《宫怨》)但通过反复咏叹也收到了同样的效果。这两句与晏殊《蝶恋花》:“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寓意相同,都是怨明月相照的无情,虽似无理,却真切地表达了闺中女子的愁思。

结末写因久不能寐而结想成梦,进一步刻画思妇的一片痴情。人隔两地,会合难期,只有将希望托于梦寐,在虚无缥缈的梦境中得到暂时的安慰。然而这里却没有写她“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岑参《春梦》)去千里迢迢寻夫,而只是“梦到庭花阴下”,颇耐人寻味。词中虽未点明“庭花阴下”与远人的关系,但从这优美的意境中不难想见她和他曾经在这里流连徜徉,共度了许多美好的时光,给她留下了许多甜蜜的回忆,故此久萦于心,形诸梦寐。思妇醒来以后究竟是得到满足还是反而更添惆怅,词到此戛然而止,只觉余韵袅袅,情味无极。这首词起写离人愁怨,次写因愁绝而无寐,末写求之梦寐以自慰,层层深入,将思妇的心理活动刻画得极为真实细腻,委婉动人。

第三首是怀人词。一起便倾吐了作者对所思强烈的怀念之情:“南浦,南浦,翠鬓不知何处?”“南浦”,是当初两人分手的地点;“翠鬓”,形容美人的鬓发,这里用以指代美人,由此可知被怀念的乃是一位女子。南浦一别,音容渺茫,如今空见旧地,而“人面不知何处去”,触景伤情,一时间生出多少感慨。在这怀人伤别的时刻,最容易勾起对往事的回忆,特别是相聚时的种种欢乐情景,更难使人忘怀。所以作者接着用逆挽法写,由眼前凄凉和感伤所引起的对往昔欢乐的追思。“当时携手高楼”一句,便是以极其凝练的语言和生动鲜明的形象,对往昔两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和彼此之间的绵绵情意作了高度的概括。接下去再从回忆跌入现实,只见景物宛在,流水依旧,而物是人非,人去楼空。相聚的欢乐与分离的痛苦形成强烈的对比,于是昔日的快乐反而增加了今日的痛苦。抚昔思今,情何以堪,只得寄情流水:“流水,流水,中有伤心双泪!”将愁情与流水连在一起,用水流的滔滔不绝象征愁思的深广和绵绵无尽,这是唐、宋词人常用的一种手法,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欧阳修的“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踏莎行》),都是这类以水衬愁的名句。但这首词里写流水的用意却不止于此,也不仅是即景抒情,移情于景,还因为“楼前水流”是“当时携手高楼”的见证。在此基础上,作者抓住泪水与流水的共同特征,进一步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流水之所以如此绵长,是因为其中容纳了无数伤心人的眼泪,这就把深沉强烈的离愁别恨表达得格外真挚动人。其后晏幾道《留春令》中说:“楼下分流水声中,有当日、凭高泪”,显然是从这里受到了启发。此词将相思、离愁和眼前景物水乳般交融在一起,缠绵悱恻,凄凉幽怨,读之使人黯然消魂。

《三台令》体制短小,这三首词却以有限的篇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丰富动人的内容。其中既有文人之作的凝练含蓄、音调谐婉,又有民歌的清新朴素、自然圆转。三首词虽非冯延巳的代表作,冯词的艺术造诣也于此可见一斑。

(张明非)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