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卜算子 刘克庄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卜算子

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刘克庄是诗、词兼擅的作家。就词来说,他虽属辛派豪放词人,但也有婉约之作。这首词,周密编选的《绝妙好词》题作“海棠为风雨所损”,词人另一首《卜算子》题为“惜海棠”,两首当是姊妹篇。词中明写惜花,实际是用比兴手法,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词人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凄楚情怀。

上片先写花的可爱。起首一韵为花描态绘色:片片花瓣儿宛如蝴蝶的翅膀,那么轻盈有致;点点花朵儿猩红如染,那么鲜艳娇美。上句写花之态,从花瓣儿着墨,因花瓣儿薄,故云“轻”;下句写花之色从整个花朵儿落笔,海棠花朵儿固小,所以在写花之色的同时再著一“小”字,并补足上文“轻”字。两句同一写花,而角度各异,为歇拍句的“百种千般巧”伏脉。而“片片”又见花瓣儿之多,“点点”又见花朵儿之密,为下片换头句“朝见树头繁”埋下伏笔。歇拍一韵旨在写花的可爱,可词人偏不径情直说,而是以揣度的口吻插入一句议论,用“道是天公不惜花”衬起,然后再说出花的“百种千般巧”。这样写,不仅沉着有力,使行文不板;而且,由于引进了“天公”即自然界的主宰“天老爷”,还丰富了全词的含蕴,突出了词人写这首小词的寓意,很耐人寻味。歇拍句的“百种千般巧”,当然包括上文所说的姿致轻盈、体态娇小、色彩鲜艳,但细味“巧”字,又分明包含着花的气韵美和内在美。只有形貌和气韵、外在的表现和内在的含蕴配合相宜、谐和一致,方可谓之“巧”,谓之美。

下片写花事被“雨洗风吹了”的惋惜之情。上片极写花的可爱,全为叹惋花事被风雨吹洗一空的惋惜之情张本,所以过片一韵便说:“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这里,“繁”、“少”对写,足见花事变化之大;“朝”、“暮”对提,则不仅见花事变化之遽,亦且见词人对花事的关心,他随时都在留心着花事的变化呢。前言“树头繁”,则“枝头”亦“繁”自复可知;而后言“枝头少”,则不仅见“树头”亦“少”,而且还可以想见“爱花成癖”的词人秉烛逐枝察看的忧惧情态。这一韵不似上片起首一韵,似对非对,却极有韵致,一段惜花情思宛然若揭。词人有《满江红·二月廿四夜海棠花下作》一阕,堪可作为此韵的注脚:

老子年来,颇自许、心肠铁石。尚一点、消磨未尽,爱花成癖。懊恼每嫌寒勒住,丁宁莫被晴烘坼。奈暄风烈日太无情,如何得! 张画烛,频频惜。凭素手,轻轻摘。更几番雨过,彩云无迹。今夕不来花下饮,明朝空向枝头觅。对残红满院杜鹃啼,添愁寂。

这首《满江红》把词人的惜花之情铺陈得淋漓尽致,而此韵仅仅以寥寥两句十个字写出,真所谓“一以当十”了。最后一韵乃全词的结穴所在,但词人也不径情直说,而是一如上片,先用“道是天公果惜花”句衬起,然后再说出花事被“雨洗风吹了”的可悲现实。这话说得也很发人深思,同样具有一种哲理性味道,因为同上片歇拍一韵所说,本来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且,回环通首源流,上片的“道是”句是扬,这里的“道是”句是抑,欲抑先扬,抑扬之间,流露出词人对天老爷纵令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词人在同调词“惜海棠”一阕中云:“风雨于花有底仇?着意相凌藉”, “做暖逼教开,做冷催教谢”,直接怨及风雨。而这里虽无一怨语,而愤怨之情自在其中。两词相较,同一题材,同一内容,甚至同一词旨,而此阕更含蓄,更深婉。

这首小词写惜花而又不止于惜花,具有味外之旨。刘克庄在政治上也是辛稼轩一派人物,有才情,有志节,有抱负,渴望在抗金复国的事业中作出自己的贡献,然而却屡屡受到当国者的排挤、压制和迫害。他早在入仕之初,就因所作《落梅》诗中有“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的诗句,被言官指为谤讪,当权者亦以为讥己,遂遭到免官押归的处分,由此累废达十年之久。以后在他的仕宦生涯中又屡用屡废,历尽坎坷和挫折,使他那旨在报国的“平戎策,从军什”(《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终于零落为尘。所以,他在自己的词作中不止一次地发出过“年光过尽,功名未立”(《沁园春·梦孚若》)之类的强烈喟叹,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他报国无门、“功名难偶”的愤懑情怀,但多属豪放之作。而这首小词却一变他粗犷奔放的词风,以婉约之笔隐晦而曲折地表达了自己遭受压抑的愁苦情怀,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才的不满。

这首小词一不用书卷,二不假藻饰,全以寻常语入词,却含蓄深婉,自然有致。又词中语句本忌重出叠见,而这首小词却略无避忌,甚至有意若是,反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艺术情韵,很耐人咏诵回味。

(杨钟贤)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9: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