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浣溪沙 薛昭蕴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浣溪沙

薛昭蕴

倾国倾城恨有余,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雪肌肤。

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

古往今来,曾有许许多多骚人墨客吟咏过西施的传说和吴越的兴亡。有的为西施鸣不平,认为“吴王事事堪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陆龟蒙《吴宫怀古》)有的歌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刻苦图强,终成霸主。有的则感叹“越王宫殿,蘋叶藕花中”(牛峤《江城子》),霸图消歇,遗殿无存。更多的是凭吊“馆娃宫”、“响屧廊”、“采香径”等胜地的荒芜,发思古之幽情。而薛昭蕴这首《浣溪沙》却另辟蹊径,将西施的传说,吴、越的兴亡,自己的感慨,熔铸于一篇之中。

词的上片写西施。起句“倾城倾国恨有余”,概说西施外表的美丽和内心的痛苦。“倾国倾城”,此处指西施的美丽。第二句“几多红泪泣姑苏”、第三句“倚风凝睇雪肌肤”都是承首句下半句“恨有余”而言。因恨,故此作者发问:西施入吴后,在苏州流了多少眼泪?“红泪”,女子的眼泪。这个典故出自《拾遗记》。据说,魏文帝所爱美人薛灵芸离家赴京师途中以玉壶接泪,泪红如血。后世因泛称女子眼泪为“红泪”。因恨,故此作者遥想当年有如雪肌肤的西施常常默默无语,临风凝睇。读至此,我们自然会问:西施到底恨什么呢?是恨自己生得太美了以致被选献吴王,远离亲人和乡里,还是恨吴破越,或者是恨吴王宠爱自己而自己不能忠于吴王,或者是三者兼而有之?诗歌不同于散文或小说,短调又不同于慢词,它不能从容叙说,它也不必详细叙说,它给读者留下广阔的天地,让读者展开思索的翅膀去翱翔回旋。

下片转写吴、越,表面看来似乎是另写一件事了,而实际吴、越的兴亡与西施的关系颇为密切。清代词论家周济在《宋四家词选序论》中说:一首能令读者“耳目振动”的好词,上下片之间要“藕断丝连”。薛昭蕴这首《浣溪沙》就具有这样的特点。首句“吴主山河空落日”说吴王夫差的城池宫苑等等都不存在了,只剩下曾经照过吴国的落日了,这和李白《苏台览古》诗中的“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类似。词人在“吴主山河”下缀一“空”字,正是表明吴主山河已成空的感慨。次句“越王宫殿半平芜”说越王勾践灭吴以后,和当年吴王灭越以后一样,踌躇满志,荒淫逸乐,但是,而今越王的宫殿也大都成了草地了。“藕花菱蔓满重湖”,在深深的湖水中长满了藕花和菱蔓,说明现在也没有人再游乐其中了。在兴盛的景象中实际充盈了衰败的史实。“重湖”,指吴越地区的太湖。三句写时移世异,吴越兴亡都成陈迹。

整首词并没有发表议论,但是,通过西施的红泪含恨、“吴主山河”、“越王宫殿”的今昔变化,自然而然地、清楚地表达了作者的人事沧桑之感。这正是《栩庄漫记》所谓的“伯主雄图,美人韵事,世异时移,都成陈迹,写尽无限苍凉感喟”。

(马兴荣)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3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