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洞仙歌(赠宜春官妓赵佛奴) 阮阅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洞仙歌

阮阅

赠宜春官妓赵佛奴

赵家姊妹,合在昭阳殿。因甚人间有飞燕?见伊底,尽道独步江南,便江北、也何曾惯见。 惜伊情性好,不解嗔人,长带桃花笑时脸。向尊前酒底,得见些时,似恁地、能得几回细看?待不眨眼儿觑着伊,将眨眼底工夫,剩看几遍。

词本起源于民间,多俚俗浅近;后经文人染指,日渐雅化,然唐宋两代,雅词虽占主导地位,俚词亦时有出现。近人刘永济著有《唐五代两宋词简析》,其八为“两宋通俗词及滑稽词”,中收作品十一篇,仅为举例而已,实际上不止此数。雅词与俚词的分别,一是语言方面有雅丽与俚俗之异,二是表现手法有含蓄和坦率的不同,三是雅词多书卷气,俚词则有生活气息。这首词虽出自文人之手,然仍保持民间词通俗、坦率及富有生活气息的特点。

阮阅是《诗话总龟》的编者,对诗词研究资料颇为熟悉,亦能词。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七说他“能为长短句,见称于世。政和间,官于宜春,官妓有赵佛奴,籍中之铮铮也,尝为《洞仙歌》赠之”。填词赠妓,是古代文人常有的事,如黄庭坚有《忆帝京》词赠弹琵琶妓,秦观有《南歌子》词赠陶心儿,大都带有雅谑或滑稽的趣味。此词谑则有之,雅则不足,然亦能做到谑而不虐。起首三句,先赞美赵佛奴像“赵家姊妹”一样美貌,不应生活在民间,而应居住在后妃的宫殿里。按:赵家姊妹系汉成帝时宫人,成阳侯赵临之女,其姊初学歌舞,以体轻如燕,掌上可舞,故号曰赵飞燕,成帝立为后,居昭阳殿,专宠十余年,色衰,其妹合德代之,封昭仪。这里用典非常确切。因为赵家姊妹姓赵,佛奴也姓赵;赵家姊妹善歌舞,佛奴为官妓,亦善歌舞:技艺、姓氏都相同,这一点颇符合古典诗词中“用事合题”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词人又把昭阳殿与人间(即民间)作了对比,意思是赵佛奴当官妓是委屈了她,凭她的美貌,应当享受后妃的待遇。这种写法,颇类杜甫《赠花卿》诗:“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下面是以江北与江南对比,“见伊底”,犹今语“见她的”,底即的,这和下片的“恁地”,都是宋时方言。这几句是说,凡是见到她的人,都说她色艺双绝,独步江南。但词人认为即使把江北也算上,也很少见到这样的美人。以上共用了两个层次,赞扬赵佛奴的美丽,但究竟怎样美并未说出,这就引出了下片。

下片具体描写赵佛奴的美貌及词人对她的爱恋。作法犹如汉乐府《陌上桑》,先从女子本人写她的美,再从别人对她的反映,烘托她的美。词人说赵佛奴不仅容颜长得娇,而且性情生得好。她不懂得嗔人——发脾气,总是堆着一脸笑,笑起来像绽开一朵桃花。语言通俗简练,犹如画家作画,仅用粗略的几笔,便把人物的形象勾勒出来。“向尊前”几句写他们在酒席筵前相见,从而点出了各自的身份。因为作者是词客,故佛奴为之歌舞以侑觞。可是赵佛奴长得太美了,以致词人顾不上饮酒,只是不停地向她注目。赵佛奴好比一块磁铁,把词人深深地吸引住了。“似恁地”,意犹似这般。“恁地”,如此、这样。“能得几回细看”一语,把词人抓紧时机、细心审美的心情和盘托出,于是逗出结尾三个警句:“待不眨眼儿觑着伊,将眨眼底工夫,剩看几遍。”词人看这美女,连眼睛也不眨一眨,为的是把眨眼的工夫省下来,好多看上几眼。在现实生活中,人不眨眼是不可能的。但词人却要把不可能之事强作可能,可见爱美之切之深,亦反衬出赵佛奴之美艳绝伦。唐宋词中常用痴语、无理语刻画人物性格,语言越是痴,越是无理,越能突出钟情之深,爱恋之切。这样的语言看起来很俗,实际上是最能揭示人物心灵的文学语言,可谓拭尽铅华,尽露本色,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这首词有些像元曲,因此《宜春遗事》云:“此词为元曲开山。”现在不妨作一比较。元人赵彦晖席上咏妓《油葫芦》曲云:“喜遇得、樽席上猛见了。更那堪情性好,言谈语话那清标。你看那聪明伶俐诸般妙,更那堪续麻道字无差错。生的来花样娇、柳样柔,知今博古通三教。铁石人一见了也魂销。”两者都写席上的歌妓,情境相似,语言都同样的俚俗泼剌,感情都同样的坦率径露,甚至达到淋漓尽致,毫不含蓄的地步。

(徐培均)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