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蝶恋花(聚骨扇) 完颜璟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蝶恋花

完颜璟

聚骨扇

几股湘江龙骨瘦。巧样翻腾,叠作湘波皱。金缕小钿花草斗。翠条更结同心扣。 金殿珠帘闲永昼。一握清风,暂喜怀中透。忽听传宣须急奏,轻轻褪入香罗袖。

这是一首小巧玲珑的咏物词,所咏之物是“聚骨扇”,即折叠扇,或称聚头扇,宋时由高丽传入我国。据金刘祁《归潜志》说,这是金章宗完颜璟的一首题扇词。它以工细之笔,描绘了聚骨扇的形象,同时也流露了作者逍遥闲适的心情。

词的上片,写聚骨扇的形象。起句写制造聚骨扇所用的材料。“湘江龙骨”,是指湘妃竹。造扇之竹,随地可取,而作者却独写湘竹,且以“龙骨”形容之,正是为了着意显示扇的华贵;从一个“瘦”字里,我们又看到了这扇的小巧玲珑。“巧样”两句,写扇子式样新颖,张开叠拢时有如水波起伏之美。前有“湘江”,后有“湘波”,意脉一贯,前后照应。“金缕”句是写扇骨修饰之美,用金线在竹骨面上嵌出争奇斗妍的花草,“斗”字用得传神,把花草写活了,扇的精美度亦由此倍增。“翠条”句则转写扇的聚头形象,以“翠条”应首句的“湘江龙骨”,以“同心扣”写“翠条”的聚头纽结。“同心扣”犹“同心结”,在文学形象上往往用以比喻爱情。这里的“同心扣”虽不一定表示爱情,但这个词用得新颖婉媚,不仅写扇之形——翠条聚头,其形如“扣”,同心同轴;而且能传扇之神——精巧玲珑,聚头会面,心眼相连,脉脉含情。上片着意咏物,毕写扇的形态,下片则由扇及人,因物抒情,写作者展扇把玩,欣然自乐。“金殿珠帘”一句,意在展现作者身份,帝王的雍容华贵,逍闲自适,皆显露于字里行间。“一握清风”两句,“握”为量词,说扇起来风量甚小,只“一握”之微;“透”字应“清风”,正入怀中,凉而且“透”,自然喜不自胜。这两句,写扇写人,物我交融。结处“忽听”两句,笔锋急转,宕开一层,由咏物而至赋事。忽听传宣谓有“急奏”之事,把扇清玩,自不可得,只得暂时把它“褪入香罗袖”。“轻轻”二字,真情真景,毕肖神态,作者对扇的珍爱之情,亦暗寓其中。最后两句可能是实写其事,这在帝王来说,是常有的。金章宗完颜璟是位有作为的帝王,自然不会以清玩误事。

这首小词,无疑是一件玲珑剔透的艺术珍品。作者写扇,摆脱了以往借扇兴叹即所谓“常恐秋扇捐”之类的模式,巧样翻腾,别铸新词,咏物抒怀,给人面目一新之感。作者写扇之形,巧设比喻,连用“湘江龙骨”“湘波”“同心扣”等作比,又以“金缕小钿花草斗”等光彩艳丽的词藻修饰之,直将这把小扇写得高雅而又妩媚;且“湘江”“湘波”“同心扣”等,又各自以其特定的含义,唤起读者的艺术联想,那湘妃的故事,那同心扣中的爱情之思,皆不期而至,再配上那精美的扇子装饰,都给读者展开更加广阔的艺术天地。写扇而不止于扇,词体小而蕴涵富,这是作者的高招。全词用辞着意,皆精美华贵,从而形成了它的总体风格,但读之却又只觉得精巧秀雅,美不胜收,而绝无浓妆艳抹、雕金镂玉之感。

完颜璟的词,今仅存两首,都是咏物词,除这首《蝶恋花·聚骨扇》外,尚有《生查子·软金杯》一首,均见《归潜志》。从这两首词技巧熟练程度上看,完颜璟无疑是咏物词的大手笔,而其词作也绝不止两首。文献散佚,北国尤甚,令人浩叹!

(邱鸣皋 秋如春)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20:2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