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梦江南 皇甫松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梦江南

皇甫松

楼上寝,残月下帘旌。梦见秣陵惆怅事,桃花柳絮满江城,双髻坐吹笙。

皇甫松《梦江南》共有两首,这是其二。词所写是梦境中的情事。

“楼上寝,残月下帘旌”。词的一开头,写梦醒后的深夜景象,是做梦人身处的客观环境。主人公寝息于高楼上,夜很深很深了,西沉的残月收尽了楼头帘子上的余辉,夜色又归于黯淡。这一描写将此时此刻高楼上的居者孤独凄清的心情渲染了出来。“残月”的“残”同“缺”义近。月的圆缺常常被人用来比喻人的离合聚散。“残月”实际上暗示了楼上的居者孤单无偶,引逗出下边所写的梦境。

“梦见”句纯为叙述之语,是联结全词前后的纽带。前两句,是梦者身处的实境,后两句,则是梦中情景。“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岑参《春梦》),梦是飘忽无定的,可以瞬息千里,这是梦的一般特点。此词却不同,主人公所梦见的只是江南一隅——秣陵(即金陵,今江苏南京),这是他深情忆恋的所在。梦中情景,本是梦者对过去一段美好生活的追忆,何来“惆怅”呢?这点明词是从梦醒后的角度来写的。旧日的欢情除了见之于梦,再也无法得以重温,面对着的又是残月收辉、万籁俱寂的深夜,怨怀无托,怎能不迷惘惆怅呢?“桃花柳絮满江城”,是梦中秣陵的迷人春景;“双髻坐吹笙”,是梦中相遇的女子。这是一幅景如画、人姣美的春景图。景物和人物互相映照,将人物衬托得十分娇艳,而且,她还吹奏着悠扬的笙乐。貌美艺高,更足动人。但这一切只不过是梦境中的“一晌贪欢”而已。这两句有虚实结合的妙处。虚,即所谓“梦见”,它是梦中景色,梦中欢情;实,指梦中情景,本是昔日的真境遇。旧欢不可再遇,积思成梦,梦境如蜃楼,醒后愈觉凄清。虚中有实,实事早虚,婉转曲折地表达了梦者往事成空的怅恨。

全词共五句,中间一句,点梦与所梦之地、入梦之事,其余四句,分置首尾,均为景语,却又是情语,梦者的感情融注在画面中,表达得极为婉转含蓄。刘熙载说:“(唐)五代小词,虽小却好,虽好却小,盖所谓‘儿女情多,风云气少’也。”(《艺概·词曲概》)此词体制固小,而以婉约为宗,情味深长,耐人咀嚼,所以为好。至于“儿女情多”,则本是“花间”特色,气类所聚,无怪其然。故陈廷焯《词则·大雅集》称赞这首词:“梦境画境,婉转凄清,亦飞卿之流亚也。”

(王锡九)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4:0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