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霜天晓角 蒋捷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霜天晓角

蒋捷

人影窗纱,是谁来折花?折则从他折去,知折去、向谁家? 檐牙,枝最佳。折时高折些。说与折花人道:须插向、鬓边斜。

这首词在宋词中是一首很别致的作品。它是一首小令,却像一篇散文、特写,写出一段生活情景。它打破宋词以抒发作者主观感情为主的传统写法,客观地、不露主观情感地描写其他人物的活动和心理。它语言通俗像口语,气机活泼轻快,不像一般宋词的追求语言的精工雕琢、气机的婉约含蓄,使人耳目一新。

词是通过一个人物的心理活动来反映另一个人物的行动的。主人公看到有个人影映在自己的纱窗上(词中“影”字作动词用,是映照影子之意),她想:是什么人到自家的院子里来折花呢?她可能考虑过,要不要去喊止;但一转念间,又觉得用不着,要让折花人好好折去。接着又想:这人是哪家人,要把花折到哪里去,做什么用呢?最后她悟出来了:折花的人是个女性,是会爱花的。既然如此,而家中的花,是靠近檐牙的树干高处的最好,要折就得折这上边的,索性把情况告诉她,并向她叮咛:要把好花插在鬓发旁边,才不会辜负它。折花人的行动,从主人公眼看窗纱影子和一系列的思维中反映出来;主人公的行动、性格,则通过她的向人告语中反映出来。主人公是个女性,从她深居罩着窗纱的闺房,从她的爱花和对女性的同情中反映出来;折花人是个女性,从主人公要她把花“插向鬓边斜”反映出来。“檐牙”,翘出如牙的屋檐边的建筑装饰,杜牧《阿房宫赋》:“廊腰缦回,檐牙高啄。”有这种装饰的,不会是贫民所居的平屋;檐牙下栽着好花,外人来折,不被拦阻,显示院子里一片安静的气象。主人公和外人谈话,并不轻易走出闺房,只在房中轻轻告语。这些,展示了人物活动的环境,又透露了主人公的身份应该是大家闺秀。她性格温和、善良、爱美,所以对于家中的好花,对于到她家折花的人,关切备至。上下两片,接连一气,用字不多,而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是细致的,反映人物的性格是鲜明的。

蒋捷词风格多样化,这种小令,表现了他词风的清新、活泼的一面。它受到当时新兴的散曲的影响,吸收了散曲的白描、轻巧的特点,但又保存了宋词的“骚雅”和疏淡,不像散曲那样不厌粗放和追求酣畅。在词中,它继承李清照《如梦令》的“试问卷帘人”的对话手法而有所发展。蒋捷写的这类词,还有《昭君怨·卖花人》等。毛晋《竹山词跋》说:“竹山词语语纤巧,字字妍倩。”“语语纤巧”的批评有片面性;而“字字妍倩”则正好说明这首《霜天晓角》以及《昭君怨·卖花人》《解珮令·春》一类词的风格特点。

(陈祥耀)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5 15: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