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赠张徐州稷 范云
释义

赠张徐州稷

范云

田家樵采去,薄暮方来归。

还闻稚子说,有客款柴扉。

傧从皆珠玳,裘马悉轻肥。

轩盖照墟落〔1〕,传瑞生光辉。

疑是徐方牧,既是复疑非。

思旧昔言有,此道今已微。

物情弃疵贱,何独顾衡闱?

恨不具鸡黍,得与故人挥。

怀情徒草草〔2〕,泪下空霏霏。

寄书云间雁,为我西北飞。

注释

〔1〕轩盖:车上的伞盖。

〔2〕草草:忧虑、劳心貌。

鉴赏

“人心不古”,是人们常常慨叹的话题。但是,早在一两千年以前的我们的祖先,何尝就认为人心“古”了呢?西汉翟公为廷尉时宾客填门,一旦失势,不是门可罗雀吗?太史公不是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吗?虽有“糟糠之妻不下堂,贫贱之交不可忘”的格言古训,但实际生活中更多的不是“富易妻,贵易交”的实践吗?南朝时期,门阀专政,也许人心更势利一些吧,乃至刘峻《广绝交论》有“叔世民讹,狙诈飙起,溪谷不能窬其险,鬼神无以究其变”之叹。正是由于社会上大量存在的“利交”现实,所以人们对那些能恪守交友之道、不以富贵骄人者,常有出自内心的称许和赞美。范云的《赠张徐州稷》便是这样一首诗。

为了突出徐州刺史张稷不以贵弃友之难能可贵,这首诗采用了古人所谓“垫拽法”——把夸张和对比结合起来的一种表现手法,也就是对所写双方的情况分别进行某种程度的夸张,从而造成更加强烈的对比,使作品的主题更加突出,更加鲜明。

“田家樵采去,薄暮方来归”二句写自己。“田家”言身份之低,“樵采”言躬操“贱役”,薄暮方归更可见家庭之贫、劳动之苦。(按:南朝风俗糜烂,士人多以劳动为耻。)到溉祖父到彦之曾以担粪自给,时人遂讥到溉“尚有余臭”(《南史·到溉传》)。范云出身世代官宦之家,绝不至于亲自耕作樵采。这样写,显然是一种夸张,以和对方锦衣玉食、威镇一州的方镇大员身份形成强烈的反差。这是夸张对比之一。

“还闻稚子说,有客款柴扉。”可见家无僮仆,唯有稚子说有客扣门。而对方却是“傧从皆珠玳,裘马悉轻肥”。“珠玳”,典出《史记》,赵平原君派使者去楚国,为了炫耀,使者皆以玳瑁为簪,刀剑用珍珠为饰。“轻肥”,典出《论语》,“(公西)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这里二句形容张稷的随从人员穿戴装饰之豪华气派,显然也是一种夸张。这是夸张对比之二。

诗中写自己的居住之所是“柴扉”,是“衡闱”。“柴扉”,即柴草所编之门。“衡闱”,《诗经·陈风·衡门》有“衡门之下,可以栖迟”,谓横木为门即可居住,指居室之陋。“衡闱”义同“衡门”,而“闱”为小门,更见其陋。而对方却高车驷马,轩盖鲜明,光照一村。这是夸张对比之三。

“疑是徐方牧,既是复疑非。思旧昔言有,此道今已微”四句,假借自己的怀疑,慨叹当时现实生活中交情的淡薄、人情的势利,衬托对方不忘贫贱之交的古道热肠。这又是一次对比。

有了上面这一系列强烈的对比,徐州牧张稷珍惜旧交的君子形象就跃然纸上了。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3: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