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商调·黄莺儿】归隐(四首) 王越 |
释义 | 南【商调·黄莺儿】 归隐(四首) 唱一会啰哩啰,论清闲谁似我。清风明月咱三个,清风是大哥,明月是二哥,论三哥咱也做得过。啰哩啰,清闲处快活,沉醉了待如何。 唱一会啰哩嗹,想人生当消遣。金乌玉兔疾如箭,正青春少年,不觉得老颜,对青铜又早朱颜变。啰哩嗹,把眉头放宽,直吃得醉如绵。 唱一会哈哈哄,想人生当和哄。争名夺利成何用,三岁的小童,八十的老翁,老和小都是一场梦。哈哈哄,趁花浓酒浓,直吃得醉朦胧。 唱一会哈哈咳,叹青春不再来。光阴迅速如梭快,朱颜早渐衰,云鬓又渐白,知明朝谁在谁不在。哈哈咳,眉头皱展开,得开怀且开怀。 鉴赏 此曲慨叹光阴易逝、青春短暂,呼吁人生当及时行乐、过清闲自在的生活,不必汲汲于功名利禄。此类主题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十分常见,如汉末《古诗十九首》里就有“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的句子。个体渺小、生命脆弱,人们既无法抗拒死亡的宿命,也难以从容应付现实中的种种磨难,因此人生该何去何从便成了缠绕诗人们的永恒命题。 此曲在表达人生苦短、纵乐须及时这一千古咏叹之时,仍自有其特点。第一首里提及“清风”与“明月”,不禁令人想起宋苏轼《前赤壁赋》中的句子:“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以清风明月为伴,这样的人生无疑有了几分洒脱出尘的意味,而此曲的作者竟将“清风”“明月”与“咱”并举为三兄弟,联想着实新颖,且在洒脱之外,又多了一些狂放和豪迈。作者在第二首和第三首里分别写道“对青铜又早朱颜变”“争名夺利成何用”,明确地将“名”与“利”视为戕害人性、剥夺快乐的“二贼”,表达了对超越功利、无所羁绊的人生的向往,作者拒不与蝇营狗苟的俗世沆瀣一气的精神亦溢于言表。此曲反复感叹“金乌玉兔疾如箭”“光阴迅速如梭快”、青春稍纵即逝,面对此种情形,既应弃名利如敝屣,更应“清闲处快活,沉醉了待如何”“把眉头放宽,直吃得醉如绵”“趁花浓酒浓,直吃得醉朦胧”。几乎句句离不开一个“醉”字,但此中并无“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唐李白《将进酒》)的愤世嫉俗感,而是真正在传达醉乡迷情的美妙,传达“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的惬意。 受释、道二家的影响,古人在表现归隐主题时,大都不离“心斋”“坐忘”或“对外扫相、对内破执”的观念,但此曲并不以出世绝尘为旨归,而是强调“得开怀且开怀”“今朝有酒今朝醉”,体现出对人的本能的尊重、对此岸世界的眷念,这也让该曲显得元气淋漓、豪放爽辣,与众多抒写隐逸情怀的诗词大异其趣。当然,由于作者反复重申及时行乐的观点,这也使得该曲多少带上了一些玩世的意味,曲中大量的拟声词及莲花落似的风格,无疑又强化了这种“玩世”的色彩。“避世”与“玩世”乃元代散曲的两大思想内核,此曲很好地继承了元散曲的思想传统。整支曲子的意思明白显豁、语言通俗朴素,作品围绕主题重章叠唱,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