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别赋 江淹 |
释义 | 别赋 黯然销魂者〔1〕,唯别而已矣!况秦、吴兮绝国〔2〕,复燕、宋兮千里。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3〕。是以行子肠断〔4〕,百感凄恻。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5〕;棹容与而讵前〔6〕?马寒鸣而不息。掩金觞而谁御?横玉柱而沾轼〔7〕。居人愁卧,桄若有亡〔8〕。日下壁而沉彩〔9〕,月上轩而飞光;见红兰之受露,望清楸之离霜〔10〕;巡曾楹而空掩〔11〕,抚锦幕而虚凉。知离梦之踯躅〔12〕,意别魂之飞扬。 故别虽一绪,事乃万族〔13〕: 至若龙马银鞍,朱轩绣轴,帐饮东都,送客金谷〔14〕。琴羽张兮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珠与玉兮艳暮秋,罗与绮兮娇上春〔15〕。惊驷马之仰秣〔16〕,耸渊鱼之赤鳞。造分手而衔涕〔17〕,感寂寞而伤神。 乃有剑客惭恩〔18〕,少年报士,韩国赵厕,吴宫燕市〔19〕;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沥泣共诀,抆血相视〔20〕。驱征马而不顾〔21〕,见行尘之时起。方衔感于一剑,非买价于泉里〔22〕。金石震而色变,骨肉悲而心死〔23〕。 或乃边郡未和,负羽从军〔24〕;辽水无极,雁山参云〔25〕。闺中风暖,陌上草熏〔26〕。日出天而曜景,露下地而腾文〔27〕;镜朱尘之照烂,袭青气之烟煴〔28〕。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沾罗裙。 至如一赴绝国,讵相见期〔29〕?视乔木兮故里,决北梁兮永辞。左右兮魂动,亲宾兮泪滋。可班荆兮赠恨〔30〕,唯樽酒兮叙悲。值秋雁兮飞日,当白露兮下时。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湄〔31〕。 又若君居淄右,妾家河阳〔32〕,同琼珮之晨照,共金炉之夕香〔33〕。君结绶兮千里,惜瑶草之徒芳〔34〕。惭幽闺之琴瑟,晦高台之流黄〔35〕。春宫 傥有华阴上士,服食还山〔39〕,术既妙而犹学,道已寂而未传。守丹灶而不顾,炼金鼎而方坚〔40〕。驾鹤上汉,骖鸾腾天〔41〕,暂游万里,少别千年〔42〕。惟世间兮重别,谢主人兮依然〔43〕。 下有芍药之诗〔44〕,佳人之歌,桑中卫女,上宫陈娥〔45〕。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46〕,伤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珪〔47〕,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 是以别方不定,别理千名〔48〕,有别有怨,有怨必盈〔49〕;使人意夺神骇〔50〕,心折骨惊。虽渊、云之墨妙,严、乐之笔精〔51〕;金闺之诸彦,兰台之群英〔52〕;赋有凌云之称,辩有雕龙之声〔53〕,谁能摹暂离之状〔54〕,写永诀之情者乎! 注释 〔1〕黯然:沮丧、惨苦之貌。 〔2〕绝国:交通隔绝之国。 〔3〕乍:忽然。 〔4〕行子:旅行在外的人。 〔5〕凝滞:停留不进。逶迟:行进缓慢。 〔6〕棹(zhào):船桨,代指船。容与:迟缓不前的样子。 〔7〕掩:盖。金觞(shāng):金酒杯。御:进,用。横:横放。 〔8〕居人:留在家中者。亡:丢失。 〔9〕壁:墙壁。彩:阳光。 〔10〕离:通“罹(lí)”,遭受。 〔11〕巡:边走边看。曾:一作“层”,高大。楹:厅柱。 〔12〕踯躅(zhí zhú):徘徊不前的样子。 〔13〕一绪:一样的情绪。族:类。 〔14〕龙马:骏马。帐饮:设帐饯别。金谷:地名,在今洛阳。 〔15〕羽:五音之一。一说,鸟羽制成的舞具。上春:初春。 〔16〕仰秣(mò):马吃草而昂首。驷(sì)马:四匹马驾一车。 〔17〕造:到。 〔18〕惭恩:因未能报恩而惭愧。 〔19〕韩国赵厕,吴宫燕市:指春秋战国时侠客代人报仇的四件事。均见《史记·刺客列传》。 〔20〕慈:双亲。抆(wěn):擦拭。血:血泪。 〔21〕不顾:不回头看。 〔22〕衔感:衔恩感德。一剑:凭一把剑替 知遇报仇。买价:换取美名。泉里:黄泉之下。 〔23〕金石震:钟磬一类乐器发出响声。心死:哀痛至极点。 〔24〕边郡未和:两国交战。负羽:带上箭出发。 〔25〕无极:极为遥远。雁山:雁门山。 〔26〕陌上:野外。薰(xūn):花的香气。 〔27〕耀景:发出光辉。腾文:跳跃、闪动着光彩。 〔28〕镜:照。朱尘:红尘。袭:“花香袭人”之袭。青气:草木之气,此指春日暖气。烟煴(yūn):即“氤氲”,气浓郁之貌。 〔29〕绝国:极远之国。讵:何。 〔30〕班:铺。荆:灌木枝条。赠恨:互相陈说离恨。 〔31〕曲:山坳。湄:岸边。 〔32〕淄右:淄水西边。河阳:黄河北边。 〔33〕琼珮:玉珮,一种饰物。金炉:燃烧香料的铜炉。 〔34〕结绶:做官。瑶草:香草。 〔35〕惭:愧对。流黄:黄色绢,此指帷幕。 〔36〕春宫:一作“春闺”,指女子住处。 〔37〕簟(diàn):竹席。 〔38〕织锦曲:在锦上写了回文诗。 〔39〕华阴:华山。上士:得道之人。还山:成仙。 〔40〕丹灶:炼丹之灶。不顾:不顾念人世。方坚:炼丹意志愈坚。 〔41〕上汉:升天。汉,银河。骖(cān)鸾:乘凤。 〔42〕暂游万里,少特千年:道家认为万里是短暂之游,千年是短期之别。 〔43〕惟:只因。重别:重视离别。谢:告辞。主人:世人。依然:依恋之貌。 〔44〕芍药之诗:即《诗经·郑风·秦洧》。此指男子思慕女子的情歌。 〔45〕桑中、上宫:男女幽会之处。卫、陈:皆春秋时国名。 〔46〕渌(lù):清澈。南浦:送别之处。浦,水边。 〔47〕珪:玉器。 〔48〕别方不定:离别的具体情况不一。别理:离别的原因、情理。 〔49〕盈:满,多。 〔50〕意夺神骇:失魂落魄。 〔51〕渊:指北周王褒,字子渊。云:汉扬雄,字子云。严、乐:汉严安和徐乐。 〔52〕金闺:长安金马门。彦:有才学之士。兰台:汉代宫中藏书及讨论学术之处。 〔53〕赋:司马相如《大人赋》。凌云: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雕龙:喻文辞华丽。 〔54〕摹:描摹。 鉴赏 《别赋》是《恨赋》的姊妹篇,均为江淹代表作。在艺术上,它比《恨赋》更成熟,更脍炙人口。两赋均表现人世间生离死别的情感。我国古代对生离看得比死别更重,认为它是人世间最大的痛苦。我国传统重视亲人团聚、五世同堂的天伦之乐,除了万不得已,人们是不愿背井离乡、骨肉离散的。《别赋》就是通过铺排描写各种类型人物离别的感受,集中表现“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这一主题,突出了离别给人造成的痛苦,引起人们的感情共鸣。 《别赋》善于描摹各类人物不同的离恨别愁,表现了作者对各类人物的细微观察和对生活的深刻体验,能准确地把握各类人物心理,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笔触多姿多彩,形象生动逼真,无异是当时社会的风情画。几段特写,在描写上既表现了离别所引起的共同性的悲苦之情,又写出了各种类型人物独有的感情特色。如写富贵者的别离,通过铺排他们离别时的豪华场面,显示出了一种华贵高雅的气派。尽管别者都是显赫人物,但在与至亲好友分别时,也一反平日之威严面目,不免含泪挥别、黯然伤神。 赋中写古代剑客的任侠别,是全文中最为悲壮慷慨的一段文字。由于我国古代士人执著于“士为知己者死”的品格,所以他们为报答知遇之恩而替人复仇,竟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去作刺客。我们这个重人伦、尚孝道的民族,在不得已而扔下年迈的双亲和妻子儿女去赴死时,那种痛彻肺腑的悲伤,几乎是难以描述的。作品用“沥泣共诀、抆血相视”这样凝练的语言来描摹这种场面,真是入木三分,促人泪下。而“驱征马而不顾,见行尘之时起”,又把刺客们强咽悲痛、义无反顾地去献身于自己那生死相托或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壮举、去履行“舍生而取义”的道德标准时的崇高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侠客们这种壮别的同情与颂扬,十分感人。 作品在描绘夫妻及恋人的离别时,笔调一转而变得语意缠绵、哀婉清丽。无论是游子思妇,还是热恋男女,那种铭心刻骨、一日三秋的相思之情都跃然纸上,细腻而真切。作者善于捕捉优美的自然景色,利用旖旎的春花秋月,来点染环境气氛,突出那种四季相思的惆怅孤寂或暂离短别的难分难舍。像“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这样自然流畅、情景交融的辞句,是那样地韵味深长而受到读者由衷的喜爱。作者还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让幸福甜蜜的爱情生活与悲伤痛苦的离情别绪形成强烈反差,借以突出无可奈何的分离给相爱的人们所带来的感情折磨与摧残。男女之情爱这千古的文学主题,在这里被作者信手拈来,驾驭自如地用在表现离别之愁的作品中,就更增强了感染力。 文中对于游仙别的一段描述,别具一格。本来游仙之人是看破红尘才出家的,他们远离闹市,遁入深山,一心修道,不问世事,功名利禄、生离死别等七情六欲已不再能烦扰彼辈。然而作品却引用了一个《列仙传》的典故,通过仙人王子乔依依不舍地与亲人告别一事,说明连神仙也免不了重离别之如此,更何况凡夫俗子呢!由此更加突现出离愁别恨是世间人之常情。 文中还写了征夫别、远行别等,无一不是形象逼真、哀婉动人,充分表现了作者深邃的艺术眼光和不凡的笔底功力,因此才能把各种不同的事物和情感表现得合情合理,真切感人。 《别赋》之所以能给读者以高度的审美享受,还在于它的语言特别优美。魏晋以来,辞赋更趋形式华美,不仅讲究文辞的对仗工整,还特别注意音韵的抑扬顿挫。《别赋》正是一篇典型的骈俪化抒情小赋。它大量运用双句对偶、骈四俪六的句法结构。特别可贵的是,作者在用典和藻饰时,掺进了一些富于诗意的白描,并把民歌中的咏史与代言融进辞赋之中。这样,就在当时文坛尚浮华雕琢的绮靡文风中,保持了纯朴自然、清新壮丽的独特风格。 《别赋》作者善于汲取前人优秀作品的营养,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创造了自己的风格。如在作品结构上,作者显然受了西汉枚乘《七发》的影响。《恨》、《别》二赋,都采用了七段式布局,以便于展开铺叙和排比。《别赋》的语言风格,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某些特点。虽然在继承发展前人成果方面,江淹并非独领风骚者,但正是江淹、鲍照等一批南朝作家,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风格,推进了辞赋的发展,共同完成了辞赋由汉代古赋向抒情骈体赋的转换过程,使辞赋从宫廷文学走上社会,变汉赋那种凝重板滞的铺排为使人耳目一新的抒情咏物小赋。正由于此,江淹在我国文学史上才跻身于承前启后、颇有贡献的作家之列。 |
随便看 |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