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题山寺僧房 岑参
释义

题山寺僧房

岑参

窗影摇群木,墙阴载一峰。

野炉风自爇,山碓水能舂。

勤学翻知误,为官好欲慵。

高僧暝不见,月出但闻钟。

鉴赏

至德二年(757),岑参自边地东归,诣凤翔肃宗行在所,经杜甫等人的推荐,授右拾遗。以其正直敢言,为权贵所忌,三月,转起居舍人,四月,出任虢州长史。这首五言律诗即作于虢州(今河南灵宝)。“长史”,唐制,上州刺史别驾下,有长史一人,从五品。不管官的品级高低,离开中央,对岑参来说,总是仕途的不顺。岑参二十岁时,“献书阙下”,但是结果是“金尽裘敝,蹇而无成”(《感旧赋》)。其后交结的多是僧人、隐士,难免沾染佛家避世的思想。这首诗就反映了岑参这种思想。这使读者看到了一位慷慨悲歌之外的全方位的岑参。

揣摩诗意,全诗当是写傍晚到月出这一时段。此诗前三联对仗。首联扣题写“山寺”。“窗影摇群木,墙阴载一峰”一联的中心词是个“影”字,从“摇”字里读者还会感到“风”的存在。作者告诉我们,山寺处在密林中。“一峰”写山,但是这“山”,却是通过“墙阴”的影子反映出来的。此时夕阳西下,万山金色,只有一峰,影过寺墙,是那样的悠长。诗用曲笔,十分巧妙。

颔联中“爇(ruò)”,燃烧。“山碓(duì)”,山间的水碓,利用水力春米的器械。这两句的正常语序是“风(来)野炉自爇,水(落)山碓能春”,这里省略了动词,要靠读者意合。出句承接“窗影摇群木”,对句承接“墙阴载一峰”,使其意脉不断。“山碓水能舂”一句在今天看来有些质木,但在当时“水碓”是一种先进的机械,作者将其入诗,足以说明其诗作的鲜活。

颈联转折,扣题写“僧房”。这里作者“勤学”的应是佛理,认为出山做官就是“误”。“慵”,懒惰,懒散。“为官”要想“好”,就要“慵”。这两句都是作者的愤慨语,是远宦虢州的牢骚。要真像他说的这两句,岑参的官帽,早就以“不作为”拿掉了。事实证明,岑参在以后的宦海生涯里,并没有“慵”。

尾联表层意思是说,到天黑了,月亮出来了,要等待的“高僧”还是没有回来,只好下山。在下山的路上,却听到了山寺传来的钟声。作者要等待高僧,无非是请教佛理。其实,在没有请教之前,作者已经“勤学翻知误”了,见不见“高僧”倒不重要。这一联作者的用意,是突出山间的空旷和山寺的宁静。

笔者窃以为,这首诗不会是在等待高僧的当天,把诗“题”在僧房的墙上的,恐是回到衙署的“办公室”,先写好诗,再加上题目。大凡作诗的人,都会有这个体会。“现场作诗”,缺少推敲,往往是出力不讨好。笔者还有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想法,就是如果这首诗把中间两联删掉,只留首联和尾联,压缩成一首五言绝句,未必不是一首好诗。请看:“窗影摇群木,墙阴载一峰。高僧暝不见,月出但闻钟。”不知读者以为然否?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3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