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从军行二首 虞世南
释义

从军行二首

虞世南

涂山烽候惊,弭节度龙城。

冀马楼兰将,燕犀上谷兵。

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

凛凛严霜节,冰壮黄河绝。

蔽日卷征蓬,浮天散飞雪。

全兵值月满,精骑乘胶折。

结发早驱驰,辛苦事旌麾。

马冻重关冷,轮摧九折危。

独有西山将,年年属数奇。



烽火发金微,连营出武威。

孤城塞云起,绝阵虏尘飞。

侠客吸龙剑,恶少缦胡衣。

朝摩骨都垒,夜解谷蠡围。

萧关远无极,蒲海广难依。

沙磴离旌断,晴川候马归。

交河梁已毕,燕山旆欲挥。

方知万里相,侯服见光辉。

鉴赏

公元七世纪隋唐之交,三百年的南北朝乱局归于一统。但在西北东北边境,吐蕃、突厥、吐谷浑、回纥、高句丽仍虎视眈眈,战事不断,在这种情况下,“从军”便有了保卫国家、抵御外侮的含义。

一方面是由于国家统一,建立了自信;另一方面是戍边需要,出现了机遇,从军便成为了低层士子寻求出路的一种选择;即使在唐太宗开科取士之后,投笔从戎仍是一部分文士的向往。

虞世南由隋入唐,虽然没有从军经历,由于长期在中枢职掌翰墨文告,对军旅之事,边疆形势,亦时有所闻。故《从军行》能从宏观层面对战争作全景式的展示,重彩浓墨,跌宕起伏,不局限于一时一事一地,为一个历史时段边塞战事描绘一幅幅形象的图卷。

《从军行二首》为乐府旧题。二首各三折,从出征、苦战到结局,内容互为补充,写法各有变化。开头前六句写出征气势,从烽火报警落笔,或驾驭车子飞度,或连营齐出,皆为壮语;“楼兰将”与“上谷兵”皆两军精锐。前一首“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花”和“月”喻剑光弓影;“弓影”为李贺“晓月当帘挂玉弓”(《南园十三首》其六)所本。后一首“孤城寒云起,绝阵虏尘飞”,与杜甫的“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秦州杂诗》其七)相类,以静制动,渲染出紧张肃穆的临战气氛。中间六句写严寒的战场环境与苦战经过。前一首依时令刻画塞外自然环境,“冰壮黄河绝”“浮天散飞雪”,气象阔大,景色壮丽;“马冻重关冷”,用语奇特,造句出新。后一首则从空间展现大漠绝塞的艰险与壮观,骨都、谷蠡、萧关、蒲海、交河、燕山都是边塞地名,一句一景,一句一地,一句一曲折,一句一悲喜。“侠客吸龙剑,恶少缦胡衣”,“侠客”与“恶少”指那些不怕死的年轻将士,挥剑如龙,洒血成河,把缴获的胡衣穿在身上,耀武扬威。“沙磴离旌断,晴川候马归”则写一部分军卒陷入沙漠绝境,联系中断,吉凶难料,哪知道天晴之后,竟杀出重围归来。战场形势诡异莫测,生死存亡间不容发。篇末六句与四句各写征战的结局,前一首“独有西山将,年年属数奇”是抑,使人联想起王维《老将行》的名句:“李广无功缘数奇”,是古典也是今典,为疆场失意者嗟叹!后一首拜相封侯是扬,吉人天相,或亦暗里寓讽喻之意。三折环环相扣,两首互为补充。从军的苦乐悲喜,征战的安危荣辱,驰骋万里,胜负咫尺,可以作爱国主义或人道主义的不同解读。

战争是各个国家、民族和利益集团之间争斗的一种激烈方式。作为战争一方,大抵取赞美与歌颂立场;也有取反战和批判态度。但往往是战后的反思,从本质上说,战争没有胜负。跨越一代代战争遗留的白骨,一块块挤满十字架的墓地,人类或许会变得聪明起来,逐步远离野蛮与杀戮,走向文明与和平。虞世南的《从军行》虽只是客观记述,实话实说,也不无警示与针砭作用。

齐梁间诗雕琢铺陈,采丽竞繁,内容狭隘,风格浮艳。但是其声律对偶对唐代近体诗的建立功不可没。虞世南作为文学侍从之臣,曾主持编撰著名类书《北堂书钞》,熟知“六对”“八对”之法,故属对工巧,遣词精练,在内容境界方面也一扫齐梁颓风。《从军行》在技巧上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正面描写战争的群体形象,场面宏大,气势磅礴,有强烈刺激的视觉效果;二是十分明显的律化倾向,《从军行》虽仍用乐府旧题,属五言古诗,但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已经非常接近五言律诗或排律,代表一种趋向与时尚。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