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九歌·云中君 屈原
释义

九歌

屈原

云中君

浴兰汤兮沐芳,〔1〕

香汤洗身又洗发,

华采衣兮若英。〔2〕

五彩衣服像鲜花。

灵连蜷兮既留,〔3〕

舒屈婉转停脚步,

烂昭昭兮未央。〔4〕

光辉灿烂照无涯。


蹇将憺兮寿宫,〔5〕

缓步安然入寿宫,

与日月兮齐光。

神与日月共光明。

龙驾兮帝服,〔6〕

龙驾车啊穿帝服,

聊翱游兮周章。〔7〕

自由自在四方游。


灵皇皇兮既降,〔8〕

辉煌云神已下降,

远举兮云中。〔9〕

忽又高飞升天上。

览冀州兮有馀,〔10〕

俯览大地尚有余,

横四海兮焉穷。〔11〕

铺充四海无边际。

思夫君兮太息,〔12〕

思恋神君长叹息,

极劳心兮忡忡。〔13〕

心中忧劳情戚戚。

注释

〔1〕浴:洗身。沐:濯发。

〔2〕华采衣:这里说云神穿着华丽的彩色衣服,是就云霞想象而来。荀卿《云赋》:“五采备而成文。”英:花。

〔3〕灵:云神,祭祀时由巫扮演。连蜷:舒屈宛转的样子。

〔4〕烂:光辉灿烂。昭昭:明亮。央:已。未央,犹言无穷极。

〔5〕蹇(jiǎn):《说文》:“蹇,跛也。”引申为滞留或迟行。旧注或以为发语词,非。憺(dàn):安。这里指安享祭祀。寿宫:奉神之宫。

〔6〕帝服:天神之服。《楚辞》中“帝”,有的指天帝,有的指帝王,有的指一般天神。此处即属后者。帝服即指云神所着之彩服。

〔7〕周章:往复环游。

〔8〕皇皇:辉煌。

〔9〕(biāo):迅急的样子。远举:犹言高飞。

〔10〕冀州:古代划中国为九州,冀州居中原地区,为九州之首,故习惯上也以冀州代表中国大地。有余:犹言不足一览,绰绰有余。

〔11〕横:广铺充满的意思。《礼记》“以横于天下”,注曰“横,充也”。四海:古代认为九州大地以外,被东、西、南、北四海所包围。故四海即指大地以外,整个世界。焉穷:何穷,犹言无穷极。

〔12〕夫(fú):指示代词。夫君:犹言彼君,此指云中君。太息:叹息。

〔13〕劳心:用心劳苦。

鉴赏

本篇究竟描写何神,历来说法不一。洪兴祖《楚辞补注》谓“云神丰隆也”,朱熹《楚辞集注》亦称“谓云神也”。这是一般的看法。另外还有水神说(王闿运《楚辞释》),雷电神说(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月神说(姜亮夫《屈原赋注》),以及泽神、虹神说等等。发生这些说法的原因主要是本篇的标题“云中君”,与《东君》《湘君》《河伯》等不类。“君”为神之尊称,而唯独本篇加一“中”字;另外,则是从本篇所写的神灵状况看,其身份不像其他篇那么明确。

其实,云中君当即指云神,因其居于云中,驾驭浮云来去而得名。《离骚》:“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九章·思美人》:“愿寄言于浮云兮,遇丰隆而不将。”都是说云神丰隆乘浮云而来去。证之本文,这位云神被写得高洁华美,充满光辉,且来去迅速,不受大地、四海阻隔,正是对天上彩云特征的掌握和赞颂。至于云神为何受祭,一般认为云行雨施,与祈雨有关(马茂元《楚辞选》),实际上,在楚神话中云神之外另有雨师,而从本文来看,除颂赞云神的来去迅速、广视大地四野之外,并无一点施雨的描写。我以为在资料有缺的情况下,只能说它是对自然物性格化的描写,是对大自然奇观的歌赞。

天空中的浮云,洁白明丽,有时化为云锦,霞光灿烂,但又倏忽泯灭,变化万端。在高空中,它与日月齐辉,而周流往返,又无所不到、无处不在。正是出于这样的印象与感受,铸成了人们关于自然神——云神所特有的形象。

这首诗写祭云神时出现的场面和感受。云神由群巫登台扮演。

诗是这样开始的:在久久企盼中,高贵的云神出现了。他浴兰沐芳,身着彩衣,像朵朵盛开的鲜花一样,高洁美丽,神采动人。同时,他身体柔软,欲行又止,卷舒自如,而又容光四溢,光辉夺目。他是在人们虔诚的祈求下,暂来人间停留的。

接着,他缓缓地步入了人们为他准备好的地上行宫——寿宫,登上神位,享受祭礼。我们看这位高贵的云神,容光焕发,神采飞扬,可与日月丽天相媲美。但他的好动性格,使他并不能久留。享祭甫毕,便又起身,驾龙车,服衮衣,回环遨游,准备升天而去。

果然,“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人们所景仰的云神,在一片光辉中降临的时候,曾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欣喜;但倏忽之间,便又高升远举,飘飞而去。

看,遨游于高空的云神,该有多么自由、博大啊!“览冀州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他俯视大地,大地不足其一览;身影所及,四海未能限量其游程。这是对云神性格、行踪的描摹和刻画,也是对云神的赞颂。

云神已去,祭典宣告结束。但人们对这位来去飘忽,美丽多姿的神灵,却无限依恋。“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景慕、惆怅、劳思之情,溢于言表。

《九歌》作为一组祭神、娱神的诗歌,带有原始宗教色彩,但从文学艺术角度看,它实质上是一组优美的神话题材作品。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把大自然中的景物性格化。其中既有作者对自然美的捕捉,又蕴涵着人们对某些理想的追求。天空的云锦,是那样美丽高洁,自由博大,从而引起人们无限的歆羡。因此,这种对自然神的塑造,对自然神的颂赞和依恋,也正反映了人们对人世间美好事物的追求,是某些社会感情的折射。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23: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