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正宫·醉太平】漫遣 徐石麒 |
释义 | 【正宫·醉太平】 漫遣 纶竿一把,箬笠楂枒。摇船学个渔家,渡绿杨浅沙。半篙斜蘸青山下,高歌一曲沧浪罢,归来人睡满身花。无鱼自佳。 鉴赏 《漫遣》一曲犹如一幅清疏平远的水墨画,但与一般山水画又有不同,而另有别趣。山水画以山水为主体,以人物为点缀,但人物所占画面空间极细小,人如豆、舟如叶而已。这首小令句句写人——那个“渔家”,顺带略略勾画山水,寥寥几笔,以见背景。首二句便点出渔人的装束特征,“纶竿”是手中所持,“箬笠”,竹篾所编斗笠,是头上所戴。“楂枒”即丫枝,原意形容树枝歧出,此处意为竹制斗笠细篾条纵横交错。第三句“摇船学个渔家”,一向手握笔杆的文人,现在居然像个渔人摇起船来了,挺有趣的。“学”是字眼,点出他的“真身”本是文人,今做渔人,乃是一时高兴,体验体验,玩玩罢了。第四句紧接上句“摇船”,写舟行所过之处,所见之景。“绿杨浅沙”,构图一直一平,又有色彩,笔淡墨稀,仅四字耳,省俭到了极点,但画面清晰如见。“半篙”三句描绘途中撑船、歌唱和卧归的情景,妙趣横生。“半篙斜蘸”,描摹逼真,不说“满篙”而言“半”,不是“撑”而言“蘸”,显得毫不费劲,优哉游哉,恰恰表现了文人学渔夫的闲情逸致,实非真个渔人也。“青山下”,背景清佳。“沧浪”一曲是乱世隐者之歌,身临寥廓无人之境、青山绿水之间,高声放歌,一抒豪情。归来径自和衣而卧,只因舍不得掸去一路上带回的满身落花,还沉醉在此日学做渔人的清趣之中。“人睡满身花”,这是多么美好的形象、多么美妙的情韵!末句“无鱼自佳”,原来作者学做渔人的目的,本不在鱼之有无,而在体赏一下渔家“野人”与世无争、自由自在、乐山乐水的生活趣味,却未挑明个中旨意,而留给读者体味,较之欧公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见宋欧阳修《醉翁亭记》)更加含蓄。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