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灵台 诗经
释义

雅·大雅

灵台

经始灵台,〔1〕

文王打算营建灵台,

经之营之。〔2〕

一边筹划一边安排。

庶民攻之,〔3〕

民众立刻行动起来,

不日成之。〔4〕

不多几天竣工剪彩。

经始勿亟,〔5〕

文王本来并不求快,

庶民子来。〔6〕

民众如子效力不怠。


王在灵囿,〔7〕

文王歇息来到灵囿,

麀鹿攸伏。〔8〕

母鹿安然睡卧如旧。

麀鹿濯濯,〔9〕

母鹿肥美光泽闪耀,

白鸟翯翯。〔10〕

白鸟洁净毛羽皓皓。

王在灵沼,〔11〕

文王歇息来到灵沼,

於牣鱼跃。〔12〕

啊!满池的游鱼蹦跳。


虡业维枞,〔13〕

钟架鼓架安置堂中,

贲鼓维镛。〔14〕

挂起大鼓挂起大钟。

於论钟鼓,〔15〕

啊!依次地击鼓敲钟,

於乐辟廱。〔16〕

啊!演奏音乐在辟廱。


於论钟鼓,

啊!依次地击鼓敲钟,

於乐辟廱。

啊!演奏音乐在辟廱。

鼍鼓逢逢,〔17〕

鼍皮大鼓响声冬冬,

矇瞍奏公。〔18〕

盲人乐师演奏歌颂。

(韩峥嵘译)

注释

〔1〕经始:开始兴建。灵台:台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西北。灵,有神灵、善美之义;周人因文王“承天命”,有善德,故称其台为灵台,囿为灵囿,沼为灵沼。

〔2〕经:测量,规划。营:标划,建造。

〔3〕攻:做,建造。

〔4〕不日:不几天。

〔5〕亟:同“急”。

〔6〕子来:朱熹《诗集传》:“如子趣父事,不召自来。”

〔7〕囿:古代帝王畜养禽兽的园林。

〔8〕麀(yōu)鹿:母鹿。攸:是,这。一说为语助词,亦通。

〔9〕濯(zhuó)濯:肥美的样子。

〔10〕翯(hè)翯:羽毛洁白丰满的样子。

〔11〕沼:池。

〔12〕於(wū):叹词。牣(rèn):满。

〔13〕虡(jù):悬挂钟磬的木架。业:装在木架上的大板。维:与,和。枞(cōng):又名崇牙,大板上的一排锯齿,向上翘起以悬挂钟磬。

〔14〕贲(fén):大鼓。镛(yōng):大钟。

〔15〕论:通“伦”,排列有序,此指钟鼓之声和谐而有节奏。

〔16〕辟廱(bì yōng):此为文王水上离宫名。

〔17〕鼍(tuó):即扬子鳄,皮坚可制鼓面。逢(péng)逢:鼓声。

〔18〕矇、瞍:都是盲人,古代常以盲人充任乐师。公:通“功”,成功。

鉴赏

这是一首叙写周文王营建灵台和游赏作乐的诗,其要旨是赞颂文王有善德,倡礼乐,得人心。像《灵台》这样的诗,过去往往被责以“歌功颂德”“粉饰太平”而率加否定。但如果立足作品本身,作严格意义的历史分析,应看到这首诗描述了周文王时期事业兴旺、民心归附、和乐升平的景象,表现了周人对顺应历史潮流、奠定立国之基的领袖人物的崇敬和赞美,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群众反对殷商暴虐的腐朽统治,渴望“贤君”施行“文治”从而过上安定平和生活的美好愿望,其社会意义、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不应忽视的。

这首诗章节的划分,历来有五章(每章四句)和四章(前六后四)两种意见。从诗歌内容上看,后一种划分法更恰当一些。

第一章“经始灵台”六句,描述文王兴建灵台,百姓踊跃参加的情景。古代帝王建台,主要用以观天文气象,察妖祥凶吉,也作游观之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关系邦国兴衰的大事,文王虑得于此,“经之营之”,可见是一位有作为的新兴之主。文王此举,得到百姓的广泛支持,“不日成之”,就是他深得民心的证明。正如方玉润所说:“落成之速,使非民情踊跃,胡以至是?”(《诗经原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在前面叙述的基础上又重重地加上一笔。写文王爱惜民力,显其确有善德;百姓事王如父,更突出了他们对文王的敬服。至此,一个有作为、得民心的仁德之君的形象便树立起来了。

第二章“王在灵囿”六句,描述文王游赏灵囿、灵沼的情景。文王所到之处,鸟兽虫鱼驯服安详,欢腾跳跃,各适其性,人物相得,呈现一派蕃育旺盛、自然安和的景象。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文王的德行所致。既然文王的“灵德”可以及于鸟兽,那么,举国上下所受的“福泽”不就可想而知了么?诗章中无一颂赞之辞,而颂赞之意已充溢字里行间。

三、四两章承上而来,描述文王在辟廱作乐的情景。我国古代,人们把礼乐看成是“文治”的重要内容。王朝音乐和谐,意味着教化施行,上下相得,国政安和。《礼记·乐记》中就有“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的说法。诗章极力描绘钟鼓、歌吟之盛,渲染离宫中一派和乐升平气象,其深意就在于褒美文王有善德,倡文治,表达了对“盛世贤君”的赞颂之情。

毋庸讳言,这首诗在为文王歌功颂德中有不少溢美夸饰成分。诗作者是谁已无从稽考,但《大雅》多为朝廷乐歌,其作者多系王朝士大夫,此诗作者当属其侪。而当时“天命”和“君权神授”观念已笼罩着人们的思想,“上帝既命”的“穆穆文王”已被奉若神明,因而诗中大赞其“灵德”。阅读此诗时应该注意到这些情况。

这首诗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有其特点:首先,虽然诗章纯系歌功颂德,但并没有作空洞的说教和称颂,而是通过对具体事实的生动描写,形象地表达颂扬之情;各章所述内容互不连属,但紧紧围绕“善德”这一中心对文王给予热烈赞颂,可谓深得构思之妙,这在《大雅》和《颂》诗中是别具一格的。其次,诗歌通篇采用“赋”的手法,但各章又不乏变化:一章直陈其事,二章借物写人,三、四两章则着重描绘、渲染、创造气氛。这种写法,避免了赋体诗易流于平板枯燥的毛病,使诗歌显得生动活泼,跌宕多姿。第三,此诗语言朴素自然,句式整齐而不呆板,叹词“於”字的楔入使句法产生变化,叠字和叠句的运用增加了诗歌的形象感和音乐性。这些,都是颇可称道的。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22: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