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韶阳夜泊 汤显祖
释义

韶阳夜泊

汤显祖

秋光远送芙蓉驿,乱石还过打顿滩。

独棹青灯红树里,露华高枕曲江寒。

鉴赏

万历十九年(1591)汤显祖上《论辅臣科臣疏》,抨击朝廷辅臣网罗党羽、破坏法度与科臣收受贿赂、依附权势的污浊风气,并直接批评了皇帝。这大大触怒了朝廷,于是他被贬到极偏远的广东雷州半岛的徐闻,做了一个职位卑微的典史。这年九十月间,愤懑忧郁的汤显祖陆行过大庾(今江西大余县)到广东保昌(今南雄)下水顺北江南下,途中写下了一组纪行的小诗。本诗是其中第一首。韶阳,明属韶州(今属广东韶关)。

诗歌记载了经行的路程,更深深地流露了作者抑郁不舒的心情。

前两句纪行,深秋,天宇高旷,山寒水瘦,诗人的扁舟渐渐远离了昨夜所宿的芙蓉驿。但诗人不说“远离”而说“远送”,这表明他一直在透过秋光凝望着,沉思着:芙蓉驿渐远了,家乡渐远了,亲人朋友渐远了,朝廷也渐远了。由此“远送”二字,就已隐约透露出一种依恋,也透露出一丝惆怅与愁绪。次句“乱石还过打顿滩”是“还过乱石打顿滩”的倒文。一个“还”(又)字,使此句在时间上与首句衔接极紧,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心理感受:去国离家的船怎么这样快?这就在依恋之外,更多了一种慨叹。此外滩名打顿,乱石嶙峋,又表明了路途的艰苦与险恶。

三、四句写夜泊。江上,暮色渐浓,孤独的小船泊在了江边的红树丛边;四下浓黑,不闻人声,唯有秋虫的寒吟和江水拍击船舷的声响;船篷内,与诗人相对的是一盏摇曳不定的青灯,今宵就宿在这里了。曲江(属韶州,当即是泊船的韶阳所在)虽在南国,但深秋时节的江滨已是寒气袭人;江上渐浓的露气透进了船篷,润湿了诗人的枕席,给诗人带来几分瑟缩,此时,孤独、凄寒、失意、悲愁一起涌上心间,今宵又将是一个难眠之夜了。

诗歌句句写景,却句句有情,尤其三、四两句,画面环境的描绘之中传达出一种极浓的孤寂(“独棹青灯”)凄寒(“露华”“曲江寒”)气氛,而这种气氛,无疑是诗人当时心境的写照。但诗人不直写心境而写环境,这就不仅使心境的抒写更含蓄,也使所要传达的情绪更深沉,更让人体味不尽。这种情景交融、以景传情的意境创造,反映了诗人对唐诗优秀传统的继承。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2:3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