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杂诗(其八) 陶渊明
释义

杂诗(其八)

陶渊明

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

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

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

御冬足大布,粗以应阳。

正尔不能得,哀哉亦可伤!

人皆尽获宜,拙生失其方。

理也可奈何?且为陶一觞!

鉴赏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原本不愿做官,甘心躬耕自资。但坚持躬耕的结果,却是饥寒交迫。于是他不禁哀伤,并且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发出质问。诗中充满无可奈何的愤愤不平的情绪。

陶渊明在四十二岁以前,几度因贫而仕,又由仕而隐,中间也几度接触过农业劳动。到四十二岁由彭泽解职归来后,就真正地过起“躬耕自资”的生活了。由于他认清了社会的污浊和政治的黑暗,所以他与官场的最后决裂,态度是坚决的。由于他亲自参加了农业生产,对劳动的意义有一定的认识,所以他的“躬耕自资”也是非常自觉、非常甘心的。在这首诗的开头,诗人就写道:“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代耕”,指做官。《孟子·万章下》云:“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意思是,低级官员的俸禄,相当于耕种的收入,不耕而食,故称“代耕”。这两句诗是说,我压根儿就不想做官,我要从事的是种田织布的农业劳动。这里将他不愿做和乐意做的事情说得很分明。在诗人初期参加生产劳动时所写的诗篇中,一直流露出对这种躬耕生活的喜悦和欣慰,并且认为“但愿常如此,躬耕非所叹”。有时纵令感到有些辛苦,但也不愿改变初衷,他说:“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

但是到了五十岁前后,也就是写作这首诗的时候,诗人对自己的躬耕生活感到不安,而且慨叹起来了。为什么呢?这首诗接着写道:“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替”,中辍,废止。诗人说,亲自耕作,也从未中断过,但仍要受冻挨饿,以酒糟谷糠糊口。看来,陶渊明此时的生活已进入困境。

接着,诗篇宕开一步,为了说明这种困境,诗人对他最卑微的生活要求作了一番表白:“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御冬足大布,粗以应阳。”“满腹”见《庄子·逍遥游》“偃鼠饮河,不过满腹”,是说偃鼠在河边饮水,喝饱肚子就够了,这里用来比喻没有过分的要求。“大布”,即粗布。“”,即葛布。“阳”,指暖和的天气。这四句是说,我岂敢盼望得到较多的食物!只希望有粳米饱腹,有粗布衣服能抵御冬天的严寒,到了夏天有粗麻衣服,这就足够了。陶渊明一生穷困,所谓“营已良有极,过足非所钦”。颜延之说他“薄身厚志”。从这四句诗来看,他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实在有限,谈不上“丰衣足食”,更不敢有任何奢望。一个“岂期”,一个“但愿”,再加上“足”“以”,反反复复,把他最卑微的愿望说得多么凄楚恳切!作了这番表白之后,笔墨收拢回来,诗人写道:“正尔不能得,哀哉亦可伤!”“正尔”,晋时人口语,犹今之“即此”,这里是指上文提到的粳粮、大布和粗。诗人沉痛地说,即使这样一些东西也无法得到啊!可见“寒馁常糟糠”确非夸大之辞。于是,我们这位傲兀旷达的诗人,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一反“躬耕非所叹”,而不禁“哀哉亦可伤”了。在陶渊明看来,“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他坚信躬耕可以自资,劳动才能保证温饱。但生活本身证明,努力耕作的结果却是饥寒交迫。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们当然不能排除他确实遭受过的火旱灾厄这些造成他的生活困难的原因,但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应该是给这位孤直耿介之士带来厄运的主要根源,这一点,陶渊明不仅意识到了,而且为之愤愤不平。诗篇写道:“人皆尽获宜,拙生失其方。”就是说,别人都各得其所,独我谋生无方。这里应该注意的是,“拙”是诗人自己的谦称,但用在这里又明显地包含着性刚才拙之意。既然像自己这样“性刚才拙,与物多忤”(《与子俨等疏》)的人谋生无方,那么,和“拙”对举的各得其所的“人”,就自然是指那些投机钻营之徒了。这样就很明白了,饥寒交迫并不是因为勤劳不够;恰恰相反,在当时的社会里,正直守拙有如陶渊明者,耕作反而会导致贫困。你要讲个道理吗?这不正是使人哭笑不得的“道理”。诗人写道:“理也可奈何?且为陶一觞。”对这样不合理的“理”,你又能怎样呢?实在使人无可奈何,还是痛痛快快地喝酒去吧!这“且为陶一觞”是故作洒脱,在这种洒脱中包含了诗人多么沉重的无可奈何的愤愤情绪!

这首诗全用赋的手法直摅胸臆,但行文跌宕,使所抒发的情感几经波澜,最后形成高潮。语言质朴自然,接近口语,正适合这种直摅胸臆的需要。整首诗的风格近似于其著名的《饮酒》组诗。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7: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