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归田赋 张衡 |
释义 | 归田赋 游都邑以永久〔1〕,无明略以佐时〔2〕;徒临川以羡鱼〔3〕,俟河清乎未期〔4〕。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5〕。谅天道之微昧〔6〕,追渔父以同嬉〔7〕。超埃尘以遐逝〔8〕,与世事乎长辞〔9〕。 于是仲春令月〔10〕,时和气清〔11〕,原隰郁茂〔12〕,百草滋荣〔13〕。王雎鼓翼〔14〕,鸧鹒哀鸣〔15〕,交颈颉颃〔16〕,关关嘤嘤〔17〕。于焉逍遥,聊以娱情〔18〕。 尔乃龙吟方泽〔19〕,虎啸丘山。仰飞纤缴〔20〕,俯钓长流〔21〕。触矢而毙,贪饵吞钩〔22〕。落云间之逸禽〔23〕,悬渊沉之 于时曜灵俄景〔25〕,系以望舒〔26〕。极般游之至乐〔27〕,虽日夕而忘劬〔28〕。感老氏之遗诫〔29〕,将回驾乎蓬庐〔30〕。弹五弦之妙指〔31〕,咏周孔之图书〔32〕。挥翰墨以奋藻〔33〕,陈三皇之轨模〔34〕。苟纵心于物外〔35〕,安知荣辱之所如〔36〕! 注释 〔1〕游:宦游、做官。都邑:东汉京都洛阳。永久:长久。 〔2〕明略:明智的谋略。佐时:辅佐当时的君主。 〔3〕徒:只、空。临川羡鱼:《淮南子·说林》:“临川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此句是说,空怀宿愿而无法实现。 〔4〕俟(sì):等待。未期:不可预期。 〔5〕感:感叹、有感于。蔡子:蔡泽,原为战国时燕国的游士。慷慨不得志时的悲愤感叹。唐生:唐举,据传善看相。决疑:裁决疑虑。 〔6〕谅:相信,实在是。天道:天命、天理,指自然的发展变化及人世间的吉凶祸福。微昧:微妙幽隐,难以捉摸。 〔7〕追:追随。渔父:《楚辞·渔父》中假托的人物。嘻:乐。 〔8〕埃尘:指浊世。遐逝:远去。 〔9〕长辞:永别。 〔10〕仲春:农历二月。令:善、美。 〔11〕时和:阳光暖和。气清:空气清新。 〔12〕原:高的平地。隰(xí):低湿的平地。郁茂:草木茂盛葱茏的样子。 〔13〕滋荣:花儿滋润鲜艳。 〔14〕王雎(jū):大雎鸠鸟。鼓翼:扇动翅膀。 〔15〕鸧鹒:即黄莺。 〔16〕交颈:雌雄鸟双飞合欢的状态。颉(jié):向上飞。颃(háng):向下飞。 〔17〕关关嘤嘤:鸟儿和鸣的声音。 〔18〕于焉:于是、在此。逍遥:自由徘徊。聊:姑且。娱情:娱乐情志、陶冶性情。 〔19〕尔乃:于是,那么就。方泽:大泽。 〔20〕仰飞:上射。纤缴(zhuó):一种系在箭尾的细丝绳。 〔21〕长流:长河。 〔22〕触矢:触箭,指飞鸟。贪饵:贪食诱饵,指河鱼。 〔23〕落:射落。逸禽:飞禽。 〔24〕悬:钓起。 〔25〕曜灵:太阳。俄景:斜影,指夕阳西下。 〔26〕系:《文选》六臣注本作“继”。望舒:月亮神,此指月亮。 〔27〕般(pán)游:游乐。 〔28〕劬(qú):疲劳。 〔29〕老氏:指老子。《老子》第十二章:“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遗留下的教诫即指此。 〔30〕回悬:回车。蓬庐:茅屋。 〔31〕五弦:五弦琴,相传为大舜所造。妙指:美妙的旨趣。 〔32〕咏:诵读。周孔:周公、孔子。 〔33〕翰墨:笔墨。奋藻:指奋笔为文。 〔34〕陈:陈述。三皇:一般指伏羲、神农、黄帝。轨模:规范、法则。 〔35〕苟:假如,只要。纵心:犹言“纵情”,放任胸怀。物外:指世俗之外。 〔36〕安知:何知,哪里考虑。所如:所归、所往。 鉴赏 据《后汉书·张衡列传》记载,此赋约作于汉顺帝永和三年(138)张衡免官回家时,此时他已年过花甲,翌年即去世。 张衡生活在和帝、安帝和顺帝时期,系东汉中叶。这时,封建贵族骄奢淫逸,昏庸腐败;宦官、外戚长期争权夺利、互相倾轧,政治一片黑暗混乱。豪强地主阶级的巧取豪夺,肆意兼并土地,更加加剧了阶级矛盾和社会危机。张衡长期为官,颇有治国的策略和建树,却遭宦官、贵族的嫉恨和陷害。永和初年(136),他出为河间相。“视事三年”,终因“天下渐弊,郁郁不得志”(《四愁诗》序),而“上书乞骸骨”、辞官归田了。这篇著名的抒情小赋,就生动地表现了他辞官归田的思想感情。 全赋由四个自然段落组成。首段只能看作为本赋的序言,说明自己辞官归田的原因。以下三段,紧扣“归田”,想象田园之乐。从思想情绪看,此赋并不是他归田后才写出的。 赋文开端之“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反映出他对仕宦生活的不满和厌倦。在自谦中有些发牢骚。“徒临河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说明他对社会现实极为不满,对国家前途也完全绝望。因此,即使想建功立业,在“天道微昧”的时代,也是不可能实现了的。所以,他决心追随渔父“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归守田园,以过自得其乐的生活。这种思想,虽然是消极的、遁世的、逃避现实的,但在当时,却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以下三段文字,作者以诗的语言,生动具体地描绘了他所向往的田园生活以及其中的无限乐趣,用以反衬出社会现实的黑暗和仕宦生活的苦闷。首先,他写田园风光的美好和乐趣。作者有意选择了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仲春”来描绘。这时,“风和气清”,到处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广阔的田野,水草丰茂,百花争荣,莺歌燕舞,春光明媚。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无论是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都是会完全令人陶醉的。“于焉逍遥,聊以娱情”,当然使人对那污浊的官场更加增强了憎恶。其次,他写山泽射钓的自由和乐趣。作者想象他超脱埃尘、辞却世事之后,可以像蛟龙入水、猛虎归山一样,任意遨游、纵情啸吟。既可以“仰飞纤缴”,又可以“俯钓长流”,看到“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沉之 张衡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又是一位辞赋写作的高手。科学与艺术的构思虽有共通之处,但却各有其特点和规律。张衡两者兼精,这在中国文化史上还是少有的。在辞赋写作上,他不仅“精思十年”,写出了著名的长篇巨制《二京赋》,而且一挥而就,写出了后世传诵的短篇佳作《思玄赋》、《归田赋》等,标志了他在中国辞赋发展史上由两汉事类大赋向魏晋抒情小赋转变过程中承前启后的巨大贡献。 《归田赋》是我国辞赋史中第一篇以田园生活和乐趣为主题的抒情小赋,从表现手法上看,具有非常突出的艺术特色。首先,他善于捕捉自然界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优美景象,通过自己的艺术提炼和加工,创造出了一个个引人向往的艺术境界,以便以景寄情,抒情体志,从而使赋文情景交融而并茂。写“仲春令月”一段,虽然着墨不多,却特别有色有声,让一幅欣欣向荣的春景,像图画一样呈现在读者面前。他虽然没有直接抒情,但字里行间却处处跳跃着喜悦、欢快的心情。“射钓”一段,简洁勾勒,诗意描绘,也使闲逸洒脱、怡然自得的情趣溢于言表。没有高超、精湛的表达艺术,是收不到这样艺术效果的。其次,作者使用了清新、流畅、诗一般的语言,也为赋文的描述增强了色彩。他摆脱了两汉大赋铺采摛文、堆积辞藻、排列语汇、矫揉雕琢的陈规旧习,一改而为自然、恬淡、活泼、通畅的新文风,使读者倍感新鲜可读。特别是通篇皆用韵语,而且随着所写内容和所抒情感的不同,四段换用了四种韵脚,更使全赋音韵铿锵、和谐、畅朗。读时朗朗上口,甚感起伏转折,节奏自然流畅;听时优雅悦耳,娓娓动听,从而得到音乐美的享受。这说明作者具有极强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艺术能力。最后,作者采用了新颖、精巧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增强了赋文“抒情述志”的表现力。西汉的一些抒情辞赋,多是承袭《楚辞》的表现形式和句式特点,一般显得单调或板重,缺乏个性和创造。张衡几乎完全摆脱了“骚体赋”的拘束,一改而为诗体句式。他不仅全篇不用一个“兮”字,而且多用对偶,使之成为我国辞赋史上第一篇几近成熟的骈体赋。大量的语句,如行云流水,自然地对应语式或语意,有些语句简直达到了精工绘描的程度,而又毫无矫揉造作之弊。“仰飞纤缴”六句,无论是用语造词、遣韵协调,还是对偶的使用、语序的变换,都可以说是达到了精巧绝妙的地步。它既像一幅优美闲雅的图画,又似一曲悠扬恬静的乐章,其中充满了无限的风味和情趣。那“落”、“悬”字的使用,更可以说把动词炼活了。这种新巧的艺术形式,自然也加强了赋文的艺术感染效果。 《归田赋》的出现,从思想内容上为以后田园诗文的写作以及从艺术形式上为以后抒情辞赋的写作,都产生了深远的作用和影响。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