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元明清词:

 

词条 探芳信(络纬) 庄盘珠
释义

元明清词鉴赏辞典

探 芳 信

络 纬

冷消息,到晓露墙根,晚烟篱隙。正绣衾梦断,豆花风又急。残灯窗里明还暗,月在窗前白。忽惊猜、巷北街西,那家宵绩? 何日便成匹?怪响引丝长,缓怜丝涩。静夜寒闺,幽韵杂刀尺。乱愁谁漾千千缕,争把秋心织?便无愁,也自听他不得。

庄盘珠


【赏析】

词因物赋情,运笔轻灵,以多种修辞手法,含蓄抒写出女词人因秋夜络纬之声而引发的情愁离思。

词的起韵,欲写虫鸣,先写冷意之来。从墙根的晓露上,篱隙的晚烟中,已透出缕缕寒意,而墙根、篱隙,又是络纬(即莎鸡,一种鸣虫,俗称络丝娘或纺织娘)的托身场所,一笔双敲,并非泛写。接二韵也未正面入题写络纬之鸣,而是竭力铺垫、渲染出一个特殊的怀人环境,以之为最大限度地酿发出情绪做准备:当窗内之人(即词人自己)突然梦醒时,入目惟有一盏油灯忽明忽暗,一轮寒月当窗窥人,入耳满是秋风(豆花风)劲急,夜凉如水,寒意透衾。这样的情景,已经为进一步抒情作好了准备,可谓一触即发。于是“忽惊猜”一韵,如行云流水般进入题面:在秋夜的寂静和秋声的喧闹中,络纬之声忽然在耳。只是一刹那间,心意恍惚的听者还以为是哪家勤劳的妇人在深宵纺织呢。上片至此,戛然而止。然而余音袅袅,耐人寻味。因为络纬俗名纺织娘,它的叫声酷似纺织之声的缘故,所以听者乍听之下疑为“宵绩”(夜织),也合情理。

下片就由上片末韵的“宵绩”之疑蜿蜒逗出,写听虫鸣引发的愁思,在修辞上则以谐音法寓情。过片急急抛出一问,问这纺织娘何时能织布成匹?这里的“成匹”巧妙寄寓“成双作对”的意思。接韵正面写出听虫所感:那响而悠长的鸣声好似引了一根长长的丝线在纺织,而低缓的鸣声则好似丝线缠结不畅,短命的丝线真是可怜。这里不仅有词人平素的纺织生活积累,而且有词人多情多感的思妇情感积累。“静夜”一韵,更将寒闺中人听虫鸣而不眠、因不眠而起作女红———摆弄刀尺以裁衣缝布———的声音带入其中,显示出虫鸣所带来的效果。至此,风声、虫鸣和寒闺刀尺之声,交响浑融,令词人心中隐藏的感情被充分引发。“乱愁”一韵,借物抒情,抒写了词人心中交缠无端、如千丝线缕在空中荡漾的感情,甚至在她的心中,这千虫合唱而产生的效果,竟如千缕愁丝织秋心一样。这是因情生境、情染于境的表现,是本词抒情的高潮。结拍于无可生发处再作转折,以退为进,借无愁之人也不堪听这满耳秋虫的合唱,暗示出像她这样的多情善感者更易被虫鸣之声搅扰得清愁无底的可哀情状。

(邓红梅)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4029条元明清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元明清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9 6: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