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丰年 |
释义 | 丰年 丰年多黍多稌①。丰年小米多、大米多, 亦有高廪②,高大的粮仓一座座, 万亿及秭③。万呀、亿呀、亿亿数也数不完。 为酒为醴④,做清酒、做甜酒, 烝畀祖妣⑤。献给祖宗来享受。 以洽百礼⑥,百样礼品都齐全, 降福孔皆⑦。神呀降的福泽真普遍。 (采用金启华译诗) [注释] ①黍:糜子,小米。稌(tu):稻谷。②亦:语助词。廪:粮仓。③亿:周代十万为亿。秭(zi):一亿亿。④醴:一种甜酒。⑤烝:进献。畀:给予。祖妣:男女祖先。⑥洽:配合。百礼:多种的礼仪。⑦孔:很,甚。皆:普遍。 [赏析] 《丰年》是秋收以后在宗庙祭祀时所唱的乐曲。 我国是农业古国,西周就有了较为发达的农业。《诗经》中讲到农事的诗篇有不少,较重要的有《风》诗中的《七月》;《雅》诗中的《楚茨》、《信南山》、《甫田》、《大田》;《颂》诗中的《臣工》、《噫嘻》、《丰年》、《载芟》、《良耜》等十首。这一类农事诗反映了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并且具有相当的艺术性,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价值。周王对农业生产十分重视,每年春初,祭祀天地,祈祷丰年,这叫做“春祈”;秋收以后,又率领百官祭祀祖宗和天地百神,答谢神佑,这叫做“秋报”。《郑笺》说:“报者,为尝(秋祭)也,烝(冬祭)也。”《诗序》说:“《丰年》,秋冬报也。”可见,《丰年》诗是在秋天获得大丰收以后祭祖先及神明而唱的颂歌。 《丰年》一章七句。第一、二、三句为第一层,描绘了丰年黍多稻多的丰收景象。四、五、六句为第二层,写酿了酒用百礼祭奠祖先。第三层为第七句,写希望祖先神灵普降福气。 《丰年》是赋体,不分章,诗无韵,语言简炼,用词极为省俭。它没有《载芟》那样的生机勃勃,也没有《良耜》那样的喜气洋洋,但仔细品味,仍不失庄重和典雅,具有古拙的特色。 作者:谢再斐 :金启华,朱一清,程自信 主编.诗经鉴赏辞典.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6.第783-784页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3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