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减字木兰花(竞渡) 黄裳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减字木兰花

黄裳

竞渡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相传伟大诗人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汨罗江自杀,人民为了纪念他,每逢端午节,常举行竞渡,象征抢救屈原生命,以表达对爱国诗人的尊敬和怀念。这一活动,后来实际上已成为民间的一种风俗。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已有关于竞渡的记载。宋耐得翁《都城纪胜》一书,专门记载南宋京城杭州的各种情况,其“舟船”条有云:“西湖春中,浙江秋中,皆有龙舟争标,轻捷可观。”可见当时龙舟竞渡夺标,春秋季均有,已不限于端午节。本篇提到“杨柳渚”,写的还是春夏之际的活动。

龙舟竞渡时,船上有人高举红旗,还有人擂鼓,鼓舞划船人的士气,以增加竞渡的热烈气氛,本篇就是描写龙舟竞渡夺标的实况。上片写竞渡。比赛开始,“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一群红旗高举的龙舟,从柳阴深处的小洲边飞驶而出。“飞出”二字用得生动形象,令人仿佛可以看到群舟竞发的实况,这时各条船上的鼓手都奋力击鼓,鼓声犹如春雷轰鸣。龙舟冲破浩渺烟波,向前飞驶,再从远处转回。“直破烟波远远回”句中的“直破”二字写出了船的凌厉前进的气势。下片写夺标。一条龙舟首先到达终点,“欢声震地”,岸上发出了一片震地的欢呼声,健儿们争战夺标的英雄气概,简直使千万人为之惊骇退避。“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锦标,是高竿上悬挂的给予竞渡优胜者的赏物。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之十五:“齐桡争渡处,一匹锦标斜”,是锦缎;《东京梦华录》卷七《驾幸临水殿观争标锡宴》条:“军校执一竿,上挂以锦彩、银碗之类,谓之‘标竿’。……两行舟鸣鼓并进,捷者得标。”则还有其他物品。“衔”是从龙舟的龙形生发出来的字眼,饶有情趣。唐卢肇《及第后江宁观竞渡》诗云“向道是龙刚(偏也)不信,果然衔得锦标归”,是此句所本。

本篇采取白描手法,注意通过色彩、声音来刻画竞渡夺标的热烈紧张气氛。红色的旗帜,浓绿的杨柳,白茫茫的烟波,金碧楼台,多么丰富多彩的色调!鼓击如春雷,欢声震动地面,又是多么喧闹热烈的声响!除写气氛的热烈紧张外,词中还反映了人们热烈紧张的精神状态。龙舟飞驶,鼓击春雷,这是写参与竞渡者的紧张行动和英雄气概。欢声震地,是写群众的热烈情绪。衔标而归,是写胜利健儿充满喜悦的形象与心情。绚丽的色彩,喧闹的声音,人们紧张的行动,热烈的情绪,所有这些,在读者面前展示出一个动人的场面,真实地再现了当日龙舟竞渡、观者如云的情景。全词风格雄壮,虎虎有生气,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参加节日盛会的热烈情绪和争取胜利的英雄气概。

龙舟竞渡在我国古代虽很流行,但诗词中反映不多,因此,黄裳这首《减字木兰花》词,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王运熙 施绍文)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