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乳燕飞 周密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乳燕飞

周密

辛未首夏,以书舫载客游苏湾,徙倚危亭,极登览之趣。所谓浮玉山、碧浪湖者,皆横陈于前,特吾几席中一物耳。遥望具区,渺如烟云,洞庭、缥缈诸峰,矗矗献状,盖王右丞、李将军着色画也。松风怒号,暝色四起,使人浩然忘归。慨然怀古,高歌举白,不知身世为何如也。溪山不老,临赏无穷,后之视今,当有契余言者。因大书山楹,以纪来游。

波影摇涟甃。趁熏风、一舸来时,翠阴清昼。去郭轩楹才数里,藓磴松关云岫。快屐齿筇枝先后。空半危亭堪聚远,看洞庭缥缈争奇秀。人自老,景如旧。 来帆去棹还知否。问古今、几度斜阳,几番回首?晚色一川谁管领,都付雨荷烟柳。知我者、燕朋鸥友。笑拍阑干呼范蠡,甚平吴、却倩垂纶手?吁万古,付卮酒。

这首纪游抒情词作于宋度宗咸淳七年(1271)夏,下距南宋灭亡只有五六年时间。作者与当时许多江湖雅人一样为了逃避动乱黑暗的社会现实而流连湖山风月,纵情诗酒。景定五年(1264),作者与杨缵、张枢、李彭老等著名词人聚盟,结成西湖吟社,频繁往来于临安、湖州的清山秀水间,写下了许多优美而又带有消极避世色彩的纪游抒情词。本篇是作者与社中词友游湖州乌程的苏湾时写成的。

据周密《癸辛杂识》记载,苏湾在乌程县南,苏轼当年守郡时曾筑堤其侧,因而得名。当时属于作者词友赵菊坡家园所有。苏湾“去南关三里,而近碧浪湖;浮玉山在其前,景物殊胜。山椒有雄跨亭,尽见太湖诸山”。词小序也生动描绘了当地湖山形势的壮阔和美丽,简单交代了清游活动的过程。

上片纪游。从泛舟写起,到对景慨叹换头。“波影摇涟甃。趁熏风、一舸来时,翠阴清昼。”甃指砖石砌的堤壁。熏风是初夏的和风,应词序中“首夏”。湖水碧波荡漾,光影映照堤壁上,动摇不定。词人的轻舟在醉人的熏风吹拂中慢慢摇过。作者落笔如画,犹如电影镜头摇出的一幅晴湖泛舟图。“去郭轩楹”二句,轩楹指亭台,磴是山道石阶。离开县城南关才三数里地,已经充满了野逸之趣。长满藓苔的山径石阶、道旁对列如关门的古松、白云舒卷的青翠峰峦……犹如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词人们纷纷沿着山径寻胜访幽。“快”是痛快的意思。南朝宋诗人谢灵运酷好登山,史书上称他“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障千重,莫不备尽”。他特制了一种爬山鞋,上山时去其前齿,下山时去其后齿,以保持身体平衡。这里作者用此词语,则是借说登山活动而已,如果认为死学古人,必穿此种屐,则又迂了。“空半危亭堪聚远,看洞庭缥缈争奇秀”,写登山所见。雄跨亭耸立山崖之上,前临空谷无所遮拦。登亭远望,浩渺无际的太湖和浮沉于波涛之中的洞庭山、缥缈峰收入眼底。“聚远”是将远处景物收聚于眼底。凭栏远眺,作者不由感慨“溪山不老,临赏无穷”,人生倏忽,不过是大自然中的一现昙花而已。“人自老,景如旧”,收束上片。是上片写景纪游与下片怀古抒情、上片空间展衍与下片时间审度的中间过渡。

换头“来帆去棹”,泛指往来的船只。“问古今、几度斜阳,几番回首?”是说岁月匆匆流逝,远古至今不过弹指之间,所谓“几个残阳了今昔”。言外之意,人生应当纵情游适,不执著于是是非非。作者在这里颇有超脱时空之外,谛视人生、规劝世人的意味。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借以阐发周密词意,非常恰当和明了。“晚色一川”二句,似从姜夔《八归》词“最可惜一片江山,总付与啼鴂”化出。虽然不一定比得上原句精警,但也空灵淡荡,清雅可玩。这一片清山秀水,有谁能够占有它,领略抚玩它呢?苏东坡说得好:“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临皋闲题》)若闲人不来,则只有任此间雨中之荷、烟中之柳自作主张了。“来帆去棹”中人,匆匆过往,未必能知此意。而我此日载客俱来,登临揽胜,悦目赏心,日暮忘归,暂作湖山之主,可谓平生适意之事。不单是自己识得个中佳趣,“知我者、燕朋鸥友”,同行诸人也是同此会心的。燕朋鸥友,指吟社的同人。作者《春日感怀寄修门从游》诗云“华年锦瑟事谁论?燕社鸥盟半不存”,可证。当然也可以直接理解成大自然的海燕和湖鸥。“笑拍阑干呼范蠡,甚平吴、却倩垂纶手?”这句系化用江湖词人卢祖皋《贺新郎》:“猛拍阑干呼鸥鹭,道他年、我亦垂纶手。”范蠡,越国大夫,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隐居于太湖。倩即请的意思。垂纶手,钓鱼者,代指隐士。作者在此故意颠倒了一个事实:范蠡在平吴之后,担心越王将来诛杀功臣,才退隐太湖之上,泛舟于千里烟波之中;并非隐居了多年之后,才被请出来帮助灭吴。作者偏那样说,意思是范蠡本是隐士,被请出来平吴了。词人们遥望具区(即太湖),谈起泛舟太湖的千古高人范蠡,禁不住拍阑大笑,意中似乎说,当此之时,我辈难有作为,不如隐于江湖以终老。作者到此突然顿住,宕开酣畅一笔:“吁万古,付卮酒。”且进杯中物吧!

这首词的词序写得异常优美,不啻是一篇精美清丽的微型游记散文。作者不仅在词风上瓣香前人姜夔,词序的制法也是源出姜夔。词序发挥散文特长,纪游写景,构成全词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词、序并读,一韵一散,宛然有“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之趣。其做法与宋、元之际中国画上题诗钤印、诗画融合同一用心。近代学者吴梅对周密的词序评价甚高,说它们有如郦道元的《水经注》、柳宗元的山水游记(见《词学通论》)。

词的下片运用了许多疑问句、反诘句,呈现出一种跌宕跳脱,腾挪变化的章法结构。作者一问再问,明知故问,问而不答,既含蓄深沉,又淋漓尽致,强烈抒发了江湖雅人的旷世胸襟和怀古幽情。同时又与上片纪游的平缓笔调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出作者在章法上的匠心。

这首词的第三个特点是写景纪游清雅如画。周密是一位词人,也是一位画家、书法家和收藏家,博雅多艺,著有多种野史笔记。他把绘画的特长融汇到词的创作中,无论词序还是词句,无论写景还是纪游、抒情,都充溢着浓郁的画意。词疏密相生,字里行间时而留出空白,具有鲜明的“清空”特点,值得再三品玩。

(萧 鹏)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3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