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蝴蝶儿 张泌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蝴蝶儿

张泌

蝴蝶儿,晚春时。阿娇初著淡黄衣,倚窗学画伊。 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无端和泪湿胭脂,惹教双翅垂。

这首词,是写一位少女在描画蝴蝶过程中的情思。

“蝴蝶儿,晚春时。”开头从真蝴蝶写起。晚春时节,百花争艳,正是彩蝶成双成对,翩翾花间的时候。两句淡淡着笔,不加形容刻画,却能唤起对晚春时节自然界美好风光的丰富联想。

“阿娇初著淡黄衣,倚窗学画伊。”汉武帝陈皇后小名阿娇,这里用以借指词中女主人公——一位美丽的少女。淡黄衣是春装,说“初著淡黄衣”,自然有关合时令季节的意思,但主要的还是为了表现这位少女雅淡天然的风韵。面对三春芳华、彩蝶纷飞的天然图画,她心里充溢着青春的喜悦,情不自禁地要借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于是她倚着窗儿学起画蝴蝶来了。由面对花间纷飞的真蝴蝶到倚窗学画,与其说是艺术的冲动,不如说是情苗的萌动。“学画伊”三字宛然少女声口。

过片承“学画”,转写画上的蝴蝶。自然界的蝴蝶本来就是双双对对飞舞于花间的,倚窗写生入画,当然会是“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的了。粗粗一读,或许会觉得这只不过是表明少女画得逼肖真切,实际上,它所蕴含的感情颇为复杂微妙。如果把全词看作第一人称的自我抒情,那么这两句便既表现出少女对自己这幅生动逼真的图画的自我欣赏,更包含着面对充满青春欢乐气息的画幅时的沉思默想。“还似”二字,颇可玩味。画中的蝴蝶,一似自然界中的蝴蝶,成双成对,占尽春光,画中虽织进了自己对青春欢乐的向往追求;但自己究竟能不能像这画中的蝴蝶一样,嫁一位称心如意的郎君,“双双对对飞”呢?这就自然引出结尾两句来。

“无端和泪湿胭脂,惹教双翅垂。”深锁幽闺的少女,尽管向往着青春的欢乐、幸福的爱情、自由的生活,但却不能像春天的蝴蝶那样,双双对对,飞舞花间,充分享受青春与爱情的欢乐。因此,这充满春意的花间蝶戏图反而触动了少女对自身的伤感,勾起了伤春的苦闷,禁不住流下了眼泪,沾湿了脸上的胭脂。“无端”二字,把少女从充满青春向往到充满青春苦闷的心理变化,描绘为连她自己也不知其所以然的微妙过程。少女伤春情怀的萌动,往往就是在瞬息间由于外物的触动而不自觉地发生的,因此这描写真切而传神。

末句尤耐寻味。作者没有明说究竟是少女的胭脂泪沾湿了画面上的蝴蝶,致使蝴蝶变形,双翅下垂,还是由于苦闷心理的潜在支配,不自觉地在未完成的画幅上画出了垂下双翅的蝴蝶。后一种情景或许更切合女主人公当时的心理状态。这“双翅垂”的蝴蝶,正像是这位充满青春苦闷的少女的自我写照,或者说就是青春苦闷的一种象征。

这首词从开始的晚春蝶舞的天然图画,到少女充满喜悦地倚窗对景画蝶,再到对画自赏自伤,最后到移情入画,在画面上出现“双翅垂”的蝴蝶,经历了一个由物到人、由人到画、由画生情、由情生画的曲折变化过程。笔笔不离蝴蝶,笔笔关合少女的情怀,到最后,那“双翅垂”的蝴蝶已经和人物融为一体。用笔轻淡朴素,却细腻含蓄,耐人咀嚼。特别是在抒写人物感情的微妙变化方面,达到浑然不觉的境界。这首词兼有民间词的清新朴素与文人词的含蓄细腻,如果要给它安个题目,那就是词中最常见的题目——闺情。但它通过这样一个特殊题材、这样一种手法来表现,却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刘学锴)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6: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