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忆旧游 周邦彦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忆旧游

周邦彦

记愁横浅黛,泪洗红铅,门掩秋宵。坠叶惊离思,听寒螀夜泣,乱雨潇潇。凤钗半脱云鬓,窗影烛光摇。渐暗竹敲凉,疏萤照晚,两地魂消。 迢迢。问音信,道径底花阴,时认鸣镳。也拟临朱户,叹因郎憔悴,羞见郎招。旧巢更有新燕,杨柳拂河桥。但满目京尘,东风竟日吹露桃。

清真这首《忆旧游》是怀人词。据现有资料,词调即清真创制。词情与调名是一致的。怀人之作在清真词中虽然习见,却总是给人光景常新之感。究其原因,实在于“清真深致能入骨”(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三)。

“记愁横浅黛,泪洗红铅,门掩秋宵。”劈头一个“记”字,起笔便突出了词人记忆常新之深情,从而领出临行前与情人话别的那番情景。情人愁锁眉黛,泪洗脂粉。门掩着,两人相对,千言万语归于无言,默默出神。那秋夜,格外静。“坠叶惊离思,听寒螀夜泣,乱雨潇潇。”只听得秋叶坠地之声,寒蝉凄厉之泣,遂把愁人从默默出神之中惊醒。满天乱雨潇潇,更撩起无穷的离愁别绪。“离思”之“思”,名词,念去声。寒螀,即寒蝉。“凤钗半脱云鬓,窗影烛光摇。”鬓边凤钗已半脱,则情人临歧抱泣之状可以想见。烛光摇动窗影,也刺激着词人锐感的心灵。本来,剪烛西窗乃团圆之传统象征。可是眼前这窗影烛光,却成为远别长离的见证,岂不令词人暗自伤心!此情此景,叫人如何忘得了。每一细节的犹新回忆,在在都体现着词人的一往情深。“渐暗竹敲凉,疏萤照晚,两地魂消。”歇拍这三句,将词境从深沉的回忆之中轻轻收回现在。渐,宋时口语,犹言正、正是,“渐”字领此四言三句。暗竹敲凉,南宋陈元龙注引杜甫诗“风竹冷相敲”,可见有出处,不过今本杜诗无此句。两地魂消,化用江淹《别赋》:“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此时,正夜色沉沉,凉风敲竹铿然有声,一点流萤划破夜色。夜,静极,暗极,见得词人之心,正是凄寂之极,沉重之极。多情锐感的词人,遥想远方之情人,此时此刻必正是相思入骨,两人异地,一样魂消。末句虽借用《别赋》语,却化为自己之一番奇特想象,以虚摹而挽合两地人我双方,词境顿时远意无限。自《诗经·陟岵》之后,历代诗词用此手法者,真纷如璎珞,词中如孙光宪《生查子》:“想得玉人情,也合思量我。”韦庄《浣溪沙》:“想君思我锦衾寒。”然而清真此句却惟觉其新,不觉其旧,原因只在情真。人类之真性情是长青的。

“迢迢。”换头短韵二字,而意境遥深。它紧承“两地魂消”而来,又引起下边的音信相问,遂将歇拍之想象化为具体,把两地相思情景融为一境。运思下笔极有灵气。“问音信,道径底花阴,时认鸣镳。”两地相思既深,自会音书相问。情人音书如何?说的是:时时来到小径里、花阴下,辨认门外过路的马嘶声。底,宋人口语,犹言里。镳,马勒,指马,鸣镳即马嘶。马嘶不言听而言认,即辨认声音。以视觉之字代听觉,妙。此一细节见得女子对情郎行踪声息之熟悉,富于生活气息,又妙。下边继续诉说。“也拟临朱户,叹因郎憔悴,羞见郎招。”上边径里花阴时认鸣镳,尚是足不出户(院门),这里则说,也想到朱门边去候望,可是又自伤憔悴,怕被郎招。因郎憔悴,何又怕见郎?这分明是怨其不归的气话。怨之至极,正见得相思之入骨。此二句借用元稹《会真记》里莺莺诗“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宛然女子口吻。“旧巢更有新燕,杨柳拂河桥。”又从女子一面写回自己一面。此二句暗用韩偓《香奁集·春昼》诗:“藤垂戟户,柳拂河桥。帘幕燕子,池塘伯劳。”旧巢更来新燕,杨柳又拂河桥,则从彼秋宵至此春天,别离久矣。韩偓此诗系写相思,又云:“肤清臂瘦,衫薄香消。”正是“因郎憔悴”。又云:“河阳县远,清波地遥。丝缠露泣,各自无憀。”正是“两地魂消”。显然此词之借用韩诗,是融摄其整个诗意,非一般挦扯古人辞句者可比。“但满目京尘,东风竟日吹露桃”,上句显用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下句,暗用李义山《嘲桃》诗:“无赖夭桃面,平明露井东。春风为开了,却拟笑春风。”冯浩注:“原与《高花》接编。”二诗实为寓意相同之一组诗。《高花》明白易懂:“花将人共笑,篱外露繁枝。宋玉临江宅,墙低不拟窥。”原来,结笔二句是向女子报以衷情:京华风尘满目,夭桃秾李成天招展,但我心有专属,终不为京尘所染,且不为夭桃所动也。真是雅人深致,一结厚重有余。

此词艺术造诣有三点特色。第一是意脉结构盘旋错综,虚实相生,出神入化。上片前八句回忆故地秋宵临别情景,回忆是虚,情景则实,虚中有实。歇拍三句为京华相思现境,是实,但遥想至两地魂消,则实中有虚。换头七句由己及彼,从音书相问道出女子相思情景,其非眼前是虚,其情其境则实。结笔四句翻回京华现境,又由虚返实。全幅词境将过去与现在,此地与彼地,实写与虚写,浑然打成一片。意脉结构极盘旋错综之致,意境也极遥深全整之妙。读罢足有千变万化归宗于圆满之一份美感。第二是声情与词情妙合一体。清真精通音乐与声律,此词是其创调,声律精妙,不可不察。此调韵脚凡九字:宵、潇、摇、消、迢、镳、招、桥、桃,属平声萧豪两韵部(词可通押),其声高亮。此调共六个领格字:记、听、渐、道、叹、但,全用去声,审音精严。去声“由低而高”,为高音(吴梅《词学通论》),尤其“名词转折跌宕处多用去声,非去则激不起”(万树《词律》)。同时,此调句脚颇多连用平声字,如铅与宵连,阴与镳连,尘与桃连,声调又有趋于低沉之一负面。全调韵脚、领字与句脚之声律,整合构成为一部以高亮之音调为主、以低沉之音调为辅的乐章。这与此首怀人词中所发舒的高情与离悲,真是妙合一体,相得益彰。试回环雒诵,足有荡气回肠之美。第三是用典不着痕迹,如从自己肺腑中流出的境界。特别是旧巢二句暗用韩偓诗意,深化年光流逝两地魂消之情,结笔暗用义山诗意,隐喻自己用情之专一执著,皆极精切,又极自然,几乎无迹可求。郑文焯《与朱彊村论词书》云“美成隶事属文,有羚羊挂角之妙,盖托诸隐秀也”,洵为知言。古典今用臻于沦肌浃髓之境界,可见宋人文化造诣之深湛。

(邓小军)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