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江城子 秦观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这是一首暮春怀人之作。上片是由杨柳勾起的回忆,下片是抒情中所作的比兴修辞,均自然而具特色。

杨柳在词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首句便是“西城杨柳弄春柔”。这柳色,通常能使人联想到青春及青春易逝,又可以使人感春伤别。“弄春柔”的“柔”字,便有百种柔情,“弄”字则有故故撩拨之意。赋予无情景物以有情,寓拟人之法于无意中。(试比较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名句。)“杨柳弄春柔”的结果,便是惹得人“动离忧,泪难收”。这“泪”字,是词中又一个关键字,说详后。以下写因柳而有所感忆:“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这里已给读者足够的暗示,这杨柳不是任何别的地方的杨柳,而是靠近水驿的长亭之柳,所以当年曾系归舟,曾有离别情事在这地方发生。那时候,一对情侣或至友,就踏过红色的板桥,眺望春草萋萋的原野,在这儿话别。一切都记忆犹新,可是眼前呢,风景不殊,人儿已天各一方了。“水空流”三字表达的惆怅是深长的。在写“泪”之后写到“水”,似不经意,其实已为下片煞拍的设喻作了伏笔,这正是词中机杼所在。

好景不常,凡人都有这类感慨。过片却特别强调“韶华不为少年留”,那是因为少年既是风华正茂,又特别善感的缘故,所谓既得之,患失之。“恨悠悠,几时休?”两句无形中又与前文的“泪难收”、“水空留”唱和了一次,这样,一个巧妙的比喻已水到渠成。只需要一个适当的诱因,于是便有“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的描写。“一登楼”,可见不常登楼。而不登则已,“一登”就在这杨花似雪的暮春时候,真正是感如之何?感如之何?这就逼出最后的妙喻:“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它妙就妙在一下子将从篇首开始逐渐写出的泪流、水流、恨流挽合作一江春水,滔滔不尽地向东奔去,使读者沉浸在感情的洪流中。这比喻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逐渐汇合的,说它水到渠成,也就是说它自然而具特色。

至此,读者便会感到这比喻又显然受到李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名句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从此翻新的。那么它新在何处呢?细味后主之句作问答语,感情是哀痛而澎湃汹涌的;少游之句改作假设语(“便做……”),语气就微婉得多,表达的感情则较缠绵伤感。前者之美是“阳刚”的,后者却稍近“阴柔”;都是为具体的情感内容所制约,故各得其宜。

(周啸天)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5:3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