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山花子 刘辰翁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山花子

刘辰翁

此处情怀欲问天,相期相就复何年。行过章江三十里,泪依然。 早宿半程芳草路,犹寒欲雨暮春天。小小桃花三两处,得人怜。

这首词写作者在一次离舟中的所见所感。词里的章江,即章水,为赣江西源,源出大庾岭,流至赣州,和贡江汇合称赣江。刘辰翁是庐陵人(今江西吉安),庐陵濒临赣江。此词或许是作者离家远行途中所写。

上片抒情,下片写景。上片抒情处,可分两层意思。“此处”两句是情人分别后不知何时再能欢会的激情呼喊。劈头“此处情怀欲问天”句,突兀而起。“此处”,即此时,此际,诗词中习见。何以有此一问?“相期相就复何年”句作了说明。盖别时相与誓约,必当重会,而实不知何法可致,何时可成,苦心焦虑之余,不禁呼天而问了。“相就”,杜甫《九日寄岑参》诗,“寸步曲江头,难为一相就”,此“相就”指朋友之间的相会款叙;周邦彦《花心动》词“兰袂褪香,罗帐褰红,绣枕旋移相就”,此“相就”谓男女之间的幽期欢会。刘词自指后者。“复何年”即更在何年,语为反诘,意含此希望之为无望,故情词如此激动。“行过章江三十里,泪依然”,在感情上是余哀未尽,在词情上是明转暗连。“行过”之“行”,又补出是在别后。此泪是离别之泪,失望之泪,痛愤之泪,总上三句之情而结于此一“泪”字,字似轻巧,所承实重。语直意深,词淡而悲,令人低回不尽。

下片写景,亦设色明丽素淡。“早宿”一联,写暮春沿途所见。这联对仗,文脉颇为曲折。上句谓为求早宿因而只走了半程。方夔有诗云“客怕远行催早宿”,早宿是由于怕远行;然而这半程旅途却只见两岸芳草萋萋,景物撩人。这是转折顿挫的句式。下句谓风雨送春归,暮春时有风雨,其时前后犹生寒意。这是一气直贯的句式。互相缀合,颇饶跌宕纡曲之趣。“芳草”也是我国古代诗文中表达乡思离情的传统意象,最早从淮南小山《招隐士》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而来。春光已晚,芳草遍野,离人目睹,倍添怅恨,李煜《清平乐》说“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也可以帮助对刘词的理解。而暮春天气,犹寒欲雨,亦复使行人的离恨有增无已。显而易见,词人摄取的客观景物,正是突出其与他主观心态相关联乃至相通的那些特点。景语仿佛经过感情的染色,也就成了情语,从而与全词的抒情谐调,组成统一完整的意境。

结尾“小小桃花”两句,乃舟中瞥然偶见。“小小”,极小。司马相如《子虚赋》说:“臣之所见,盖特其小小者耳。”但词中所用,又有亲昵的意味。刘辰翁词中喜用此语,如《望江南·晚晴》“花日穿窗梅小小”, 《浪淘沙·有感》“池塘小小水漫漫”等都是。此句还使人不禁想起苏轼《惠崇春江晓景》其一的“竹外桃花三两枝”之句。但苏诗强调的是早春:桃花已开,但还未怒放,与该诗的“春江水暖鸭先知”等都表示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敏感和喜悦;刘词却不然,他写的是晚春桃花的凋谢,花期已过,只剩残枝了。这句写景与“早宿”两句写景不同:前两句主要是环境的渲染和烘托,这句却有美人迟暮的明显寓意,因而下句紧承说:“得人怜。”桃花是他意中人的化身。

刘辰翁有一首《浣溪沙·感别》说“为伊憔悴得人怜”,这首《山花子》说“小小桃花三两处,得人怜”,意思是相同的,但前者用直笔,后者用曲笔,既写景又寓人,手法稍异。是否关乎同一人之事,难以断定,也不必深究了。

(王水照)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9 4: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