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风流子 周邦彦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风流子

周邦彦

枫林凋晚叶,关河迥,楚客惨将归。望一川暝霭,雁声哀怨;半规凉月,人影参差。酒醒后,泪花销凤蜡,风幕卷金泥。砧杵韵高,唤回残梦;绮罗香减,牵起余悲。 亭皋分襟地,难拚处,偏是掩面牵衣。何况怨怀长结,重见无期。想寄恨书中,银钩空满;断肠声里,玉箸还垂。多少暗愁密意,唯有天知。

这首词抒写离愁别恨,与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情事相类而结构上大异其趣,可以参读。柳词从长亭话别写到对别后况味的推想,布局平稳;此词却从别后的不堪写到对话别情景的追忆,布局上有逆折之致。

开篇即从首途前夕饯宴之后写起。词中未明写“都门帐饮”之事,但从下文“酒醒”字见出。在一个枫叶飘零的秋晚,“我”就要离开这客居之地而归去,面对山川迢遥,不免情怀凄然。前三句的情景、意念及“楚客”、“将归”等字面,都有意无意从楚辞《九辩》一段虚拟送别的文字化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如此能增强联想,烘托气氛。看来这位“楚客”当夜将在客舍下榻,以候明发。紧接着就写其在苍茫暮色中之闻见:“望一川暝霭,雁声哀怨;半规凉月,人影参差。”这里,依稀可辨的一行人影,并非别的什么人,而是尚未去远的前来送别的人们,联下片可知其中有一个“她”在,于是“人影参差”四字写景中就寓有无限依依不舍之情。这哀怨的、未安栖或失群的雁的鸣声,与残缺成半规的凉月,又各各成为羁情和离思的象征。这四句写景逼真而抒情含蓄。

“酒醒后”到上片煞拍,与前数句时间上有一个跳跃而情景暗换,写独处一室清夜梦回所闻见,大致相当于柳词“今宵酒醒何处”一节内容。词中“我”醒来,眼前残烛摇曳,帘幕随风舒卷;清晰的捣衣声驱散残梦,梦想中的“她”忽从“我”身边消逝,不禁悲从中来,不可断绝。“凤蜡”字面出于《南史》,史载王僧绰少时与兄弟聚会,采蜡烛泪为凤凰;“泪花”指蜡泪,诗词多以象征离愁(杜牧《赠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金泥”指帘幕上的烫金;“绮罗香”指女子衣裙上的香气。一系列金玉锦绣的字面,不仅为了典雅华赡好看,而且通过环境的富艳反衬人物心境,形出更强烈的孤寂感。“酒醒后”三句先写出刚醒来一刹那的怔忡神态,“砧杵韵高”四句继写清醒后的感觉与心情,用笔细微入妙。“绮罗香减”继“残梦”二字吐出,便不只实写与女方的诀别,而兼暗示中宵梦想,笔致空灵。“牵起余悲”四字回应篇首“惨将归”,又唤起下片追忆,贯彻篇终,是最关键最得力的。

过片即承此倒叙昨晚饯别分襟时彼此种种不堪,就诗情言是追忆,手法则属逆挽。这一大段文字如剥笋抽丝,层层深入。“亭皋(水边平地)分襟地,难拚处”为一层,言临别已觉难以割舍;“偏是掩面牵衣”进一层,写对方呜咽掩泣更使人难堪;“何况怨怀长结,重见无期”,再进一层,说明这是诀别,后会难期;“想寄恨书中”四句,以一“想”字领起,写别后相思愁恨之深,分从双方着笔。“寄恨书中,银钩空满”,说自己:纵然是“恨墨”写至“盈笺”,也写之不尽。“断肠声里,玉箸还垂”,说对方:别时她为我“断肠声里唱《阳关》”,流泪想至今未止。而想象对方情状,也是反映自己对彼相思之深。“空”、“还”二字勾勒着意。此又进一层。可谓层层加深写尽“暗愁密意”。这种暗密的相思之情,本是天知地知彼知己知的,而此结云“多少暗愁密意,唯有天知”,一发痴迷沉痛,所谓愈朴愈厚。

此词上下片作逆挽不作顺叙,正面写离别的一段用虚笔(追忆)不用实笔,较之柳词“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一段,转觉密致。盖柳词直写离别之状,以“相看无语”疏淡写来自佳;而此词写回想,属痛定思痛,回味转浓,自宜逐层剖析。所以此词的用笔密致与逆挽的手法分不开,同是符合于生活情理的。此词语言上典丽与朴拙并用,而能浑融。一般说,上片较藻绘凝重;下片较自然流利,然“银钩”、“玉箸”之语对仗工稳,字面华丽,其平衡联系上下片之功用不可忽略。

(周啸天)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9:5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