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临江仙 毛文锡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临江仙

毛文锡

暮蝉声尽落斜阳。银蟾影挂潇湘。黄陵庙侧水茫茫。楚江红树,烟雨隔高唐。 岸泊渔灯风飐碎,白蘋远散浓香。灵娥鼓瑟韵清商。朱弦凄切,云散碧天长。

毛文锡是五代词人,他的这首《临江仙》,取材于江湘女神传说,但表现的内容似是一种希慕追求而不遇的朦胧感伤,主题与词题是若即若离,恰好反映了从唐词多缘题而赋到后来去题已远之间的过渡。

“暮蝉声尽落斜阳。银蟾影挂潇湘”。起笔词境就颇可玩味。时当秋夕,地则楚湘。从日落到月出,暗示情境的时间绵延,带有一种迷惘的意味。词一发端,似已暗逗出一点《楚辞》的幽韵。“黄陵庙侧水茫茫”,接上来这一句,便点染出幽怨迷离之致。黄陵庙在湘水入洞庭处,是古人为帝舜的二妃娥皇、女英所建的祠庙。相传舜南巡死于苍梧,葬于九疑,二妃追之不及,溺死于湘水,遂“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水经注·湘水》)。写黄陵庙,点追求怨慕之意,而黄陵庙侧八百里洞庭烟水茫茫境界的拓开,则是此意的进一步渲染。“楚江红树,烟雨隔高唐”,词境又从洞庭湖溯长江直推向三峡。楚江红树,隐然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楚辞·九歌·湘夫人》)的意味;而烟雨高唐,又暗引出楚襄王梦遇巫山神女的传说。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宋玉《高唐赋》),襄王梦遇神女,实则“欢情未接”,以至于“惆怅垂涕”(均见《神女赋》)。这与二妃追舜不及实无二致。句中下一“隔”字,则词人心神追慕之不遇,哀怨可感。连用两个传说,可见词人并非着意于咏某一传说本身,而是为了突出表现追求不遇的伤感。

“岸泊渔灯风飐碎,白蘋远散浓香。”水上渔火飐碎,已使人目迷。夜里白蘋香浓,愈撩人心乱。上片写黄陵茫茫、高唐烟雨,见得词人神魂追求之不已。过片插写这段空景,暗示追求之不遇,足见追求之难。变幻的词境,层层增添起怨慕的意味。神女究竟在何处呢?“灵娥鼓瑟韵清商。朱弦凄切,云散碧天长。”历尽希慕追求,神女这才终于若隐若现出来了。鼓瑟的灵娥,自应是黄陵二妃,但何尝又不可视为高唐神女呢?而且词境既展开于从湖湘至江汉的广袤楚天,自然还会使人联想到《诗·汉广》中“不可求思”的汉上游女,《楚辞·湘君》中“吹参差兮谁思”的湘夫人,她们都是楚地传说中被追求而终不可得的女性。灵娥鼓清商之乐,韵律清越,使词人希慕愈不可止。虽说朱弦俨然可闻,则神女也应宛然可见,但云散天碧,“曲终人不见”,终归于虚,终归于一份失落感。结尾写碧天长,不仅示意鼓瑟之音袅袅不绝,而且也意味着词人之心魂从失落感中上升,意味着希慕追求的无已。所以陈廷焯评云:“结超越。”(《词则·别调集》)

此词构思确有新意。它杂糅黄陵二妃与高唐神女的传说造境,表现的是一种希冀追求而终不可得的要眇含思。由潇湘而洞庭而高唐的神游,象征着词人希慕追求而终归于失落的心态。若隐若现、可遇而不可即的灵娥,不必指实为某一传说中的神女,而应是词人生活中所追求的理想女性或人生理想的化身。题材虽缘取调名,但实是发抒己意。与《花间集》中一些徒事摹写神女故实的词相比,便显出命意上的个性,体现了词的演进。同时,此词风格清越,也有别于《花间集》中他词之秾艳。正如俞陛云《五代词选释》所评:“五代词多哀感顽艳之作,此调则清商弹湘瑟哀弦,夜月访黄陵遗庙,扬舲楚泽,泠然有疏越之音,与谪仙之‘白云明月吊湘娥’同其逸兴。”

(邓小军)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9 4:4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