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一萼红 姜夔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一萼红

姜夔

丙午人日,予客长沙别驾之观政堂。堂下曲沼,沼西负古垣,有卢橘幽篁,一径深曲。穿径而南,官梅数十株,如椒、如菽,或红破白露,枝影扶疏。著屐苍苔细石间,野兴横生,亟命驾登定王台,乱湘流、入麓山。湘云低昂,湘波容与。兴尽悲来,醉吟成调。

古城阴。有官梅几许,红萼未宜簪。池面冰胶,墙阴雪老,云意还又沉沉。翠藤共、闲穿径竹,渐笑语、惊起卧沙禽。野老林泉,故王台榭,呼唤登临。 南去北来何事,荡湘云楚水,目极伤心。朱户粘鸡,金盘簇燕,空叹时序侵寻。记曾共、西楼雅集,想垂柳、还袅万丝金。待得归鞍到时,只怕春深。

〕 ① 卢橘:即枇杷。详《全芳备祖》后集卷六果部“枇杷”条。 ② 命驾:本义为命人驾车,后用为动身前往之意。 ③ 乱:横渡。《诗·大雅·公刘》:“涉渭为乱。”孔颖达《正义》:“水以流为顺,横渡为乱。”④ 容与:迟缓不前貌。《楚辞·九章·涉江》:“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这里是形容登高所见湘水缓缓流动的样子。

白石此词作于三十二岁,时客居长沙。词中抒写怀人之思及飘泊之苦。据夏承焘《姜白石系年》,这是白石词中最早的怀念合肥女子之作。

小序记作词缘起,笔致幽美馨逸。丙午即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人日是正月初七。长沙别驾指湖南潭州通判萧德藻,时白石客居其观政堂。堂下有曲池,池西背靠古城墙,池畔植有枇杷竹林,曲径通幽。穿径南行,忽见梅花成林,满枝花蕾,小的如花椒,大的如豆子,少许花蕾初绽,有红梅,也有白梅。头上枝影扶疏,脚下苍苔细石,词人与朋友们漫步其间,不觉动了游兴,于是立即动身,出游城东的定王台,又渡过城西的湘江,登上岳麓山。俯瞰湘云起伏,湘水粼粼,终于游兴已尽,悲从中来,遂醉吟成词。

上片与词序相表里,主写游赏心情。“古城阴。有官梅几许,红萼未宜簪。”古城墙下,一片官梅,红萼尚小,还不到摘之以插鬓的时候呢。官梅即官府种的梅花,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诗,有“东阁官梅动诗兴”之句,何况梅花与柳树一样,最能钩起白石的心事呢。(白石怀人词,多咏及柳、梅。)句中“几许”、“未宜簪”等语,唱叹有致,流露出一片爱怜护惜之情。序中既描写出梅萼如椒、如豆之姿,故词中便着意于抒写情意,词较序翻进一层。“池面冰胶,墙阴雪老”,二句对仗极工。以胶状冰,以老状雪,写出凝冰难化、积雪不融,字面生新斗硬,的是白石词笔。陆辅之《词旨》曾举出此联为属对之工者。寒意犹深,解冻何时。“云意还又沉沉。”彤云沉沉,欲雪天时,加倍写出寒意。词境之幽沉,正暗示着词人心境之沉郁。词人有意无意,也想散散心呵。“翠藤共、闲穿径竹,渐笑语、惊起卧沙禽。”于是偕了友人,漫步穿过翠藤、竹径,来到林园深处。一路行来,兴致渐高,不觉谈笑风生,惊起水边栖鸟。这两句很好地表达了此时词人活泼的心情。下一渐字,尤能传出心境之由郁闷而趋开朗。此大自然于人心之功也。于是乘兴出游。“野老林泉,故王台榭,呼唤登临。”歇拍以简练生动之笔,写出偕友登定王台、渡湘江、登岳麓之一段游赏。上二句对偶甚工。“故王台榭”,指汉长沙定王刘发所筑之台。“野老林泉”,虽然泛指,但或者也不无怀昔感今之意。在昔先贤流寓长沙者不少,如唐末韩偓便曾避地于此,其《小隐》诗云:“借得茅斋岳麓西,拟将身世老锄犁。”投入大自然怀抱,兴林泉之逸趣,发思古之幽情,词人一时乐以忘忧。“呼唤登临”四字,写出一片欢闹,试比较“云意又还沉沉”,前后心情迥然不同矣。

下片从序言“兴尽悲来”四字翻出,写出深深之悲怀。“南去北来何事,荡湘云楚水,目极伤心。”岳麓山上,词人极目天际,看湘云起伏,湘水粼粼,顿时伤心:自己年年南去北来,飘泊江湖,竟为何事?白石《玲珑四犯》云:“文章信美知何用,漫赢得、天涯羇旅。”可作此词换头之诠解。陈锐《𧙘碧斋词话》云:“换头处六字句有挺接者,如‘南去北来何事’。”所言甚是。上片以“呼唤登临”之乐歇拍,换头挺接“南去北来”之悲,突兀劲峭,最能突出悲怀之沉深积久。“荡湘云楚水”一句亦妙,写尽词人平生浪迹江湖之感,笔下如有灵气。“朱户粘鸡,金盘簇燕,空叹时序侵寻。”朱门贴上画鸡,写人日风俗。《荆楚岁时记》云:“人日贴画鸡于户,悬苇索其上,插符于旁,百鬼畏之。”金盘即春盘,金盘所盛之燕,乃生菜所制,此写立春风俗。《武林旧事》云:“春前一日,后苑办造春盘,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工巧。”此三句,慨叹客中转眼又是新年,时光徒然流逝。“空叹”二字,呼应换头何事二字,流露出光阴虚掷而又无可奈何的愁苦。然而,这还不是词人心灵中最深层的恨事。“记曾共、西楼雅集,想垂柳、还袅万丝金。”全词主意,至此才转折出来。忘不了,曾与伊人在西楼的美好集会,窗外,万缕嫩黄的柳丝,在骀荡春风中袅袅起舞。又当早春,想垂柳依然,人事已非矣。“想垂柳还袅万丝金”,堪称佳句。析而言之,用一“想”字、一“还”字,便将回忆中昔日之景与想象中今日之景粘连叠合,灵思妙笔,浑融无迹。赏其意味,便觉“金”之一字,岂止是状出其心目中对柳色的感觉而已,实亦写出其心灵中对往事的美好感受。词人把金色赋予给那一段美好而宝贵的往事,这真是凝摄心魂写下的一笔。美好的回忆不过一霎而已。“待得归鞍到时,只怕春深。”等到回到旧地,只怕已是春暮。结笔语极含婉,而情极悲伤。从字面上看,是应合此时红萼未宜簪的早春时节而言,而其意蕴实为无计可归,归时人事已非的隐痛。白石怀念合肥女子诸词,如《淡黄柳》“恐梨花落尽成秋色”, 《点绛唇》“淮南好。甚时重到。陌上青青草”, 《鬲溪梅令》“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与此词结笔同一语意。其心伤悲,无可奈何之情,可以体会于言外。

此词与序是一整体。序主写景物、游赏,上片与之相映照。但序以写景为主,词上片则融情入景,如“云意又还沉沉”。下片摆脱序文蹊径,托出伤心怀抱,另辟一境。但亦融景入情,如“记曾共、西楼雅集,想垂柳、还袅万丝金”。下片既是核心层次,上片及序文所写景物、游赏,便成为下片所写悲怀难遣之反衬。此词结构安排可谓致密。词中意境,先由狭而广,即由城阴竹径而故王台榭,再由广而狭,而深,即由湘云楚水而写出种种悲怀。词境的迤逦展开,也反映出词人心灵由郁闷而冀求解脱但终归于悲沉的一段变化历程。此词营造意境亦可谓精心。白石长调,多苦心孤诣之作,此词正是其中之一。

(邓小军)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