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式微 诗经 |
释义 | 式微 《诗经·邶风》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鉴赏 《式微》曾被人称赞为“言浅意深”(方玉润《诗经原始》)。的确,这是一首值得仔细玩味和欣赏的好诗。 但是,千百年来,这也是一首聚讼纷纭、颇有争议的作品。对于这首诗所表现的内容,早在诗学昌盛的汉代,就已经有了不同的理解。今文派的《鲁诗》以为是黎庄公夫人不见容于其夫,又不肯大归于母家,而与其傅母唱和以明己志之作;而古文派的《毛诗》,则以为是“黎侯寓于卫,其臣劝以归也”(《毛诗序》)。两说尽管彼此有异,但却都是强牵合于具体史实,而又同样缺少确凿的证据。汉代以后,《毛诗序》在历史上产生过很大影响,然而对于《式微》篇的题解,却不断引起怀疑和指责。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援用《毛诗序》题解的同时,特予注明“此无所考,姑从序说”以示存疑。清人崔述《读风偶识》更认为,所谓黎侯之臣劝其返国云云,其时、其地、其事均与史实不合,《毛诗序》等“未暇细考,遂附会而为之说耳”。近现代的不少研究者,就诗论诗,提出过一些全不同于传统的新的见解。如有人以为《式微》“是劳苦者的怨诉”或者是“服役奴隶”的歌;也有人以为,此诗是受辱女子的哀鸣,或者是热恋中男女的对唱,等等。 正是这样一首在题意上存在着歧异理解的短诗,为什么却能够在相当范围内拨动人们的心弦,甚至其中的诗句,竟能在历史流传中成为人们熟知的典故而被广泛运用呢? 《式微》全篇仅八句,而且前后四句为“联章”体制。从形式上看,真可谓简而又简、精粹至极了。 诗的一开始就很有特色:“式微式微,胡不归?”请看,既无铺垫,也不用起兴,却用赋的表现手法,一下子就把作者的满腹忧伤和痛苦倾吐于读者面前。朱熹说:“微,衰也。再言之者,言衰之甚也。”(《诗集传》)那么,这里表现的是作者的一种极度的衰弱、衰惫之感。我们不知道其人何以处于如此心力交瘁的状态,然而,朴素的直陈,反复的称说,毕竟给了我们以情绪上的感染。作者显然应该休息一下,应该“归”去了,但却又为什么不得休息、不得归呢?“胡不归”,加重了伤感的气氛,并引起下文。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作者自为发问、自为作答,而用语则含蓄而极有分寸。原来,风餐露宿、泥涂跋涉,都是但为“君”故。《毛传》谓“君”指黎侯。其实,古代“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仪礼·丧服》郑玄注)。怎见得作者必为黎国的臣子呢?可见,本诗作者强忍衰惫之苦,迁延不得回归,不过全是为了自己的那位主子而已。作者念念于此,反复咏唱,似有难言之隐,又似有更多的怨愤和委屈无从诉说。是迫于生计而不得不忍受劳苦效力于主子?还是直接为主人所强令而只得终日挣扎于“中露”“泥中”?诗篇仅只披示了作者生活的一角,透露了其万千思绪的一点端倪,更多的内容只有让读者自己去思索、体味了。 总之,《式微》所表现的,是作者身处艰危困境而欲罢不能、欲归不得的痛苦心情,也强调了对于受制于主人的不满。诗的表现特征在于,它只是剪取了作者生活和思想中一个有限的断面,加以集中、突出地描写;仿佛直抒胸臆的陈述,重章叠句的巧妙安排,也大大有助于引起读者对作者强烈感受的共鸣。它像是一幅主题鲜明而背景简洁的场面,取材典型而含义悠远,耐人寻味。 |
随便看 |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