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山鬼 屈原 |
释义 | 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1〕。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2〕。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3〕。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4〕。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5〕。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6〕。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7〕。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8〕!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9〕。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10〕。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11〕,君思我兮然疑作〔12〕。靁填填兮雨冥冥〔13〕,猨啾啾兮又夜鸣〔14〕。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15〕! 注释 〔1〕阿:曲隅,山的弯曲处。被:披。带女罗:以女罗为带。 〔2〕含睇(dì):含情微视。宜笑:微露牙齿的优美笑貌。子:指山鬼。予:装扮成山鬼的女巫。窈窕(yǎo tiǎo):美好貌。 〔3〕从:随行。文狸:毛黄黑相杂的狸。辛夷:香木名。结桂旗:结桂枝为旗。 〔4〕石兰、杜衡:均香草名。遗(wèi):赠送。 〔5〕幽篁:深密的竹林。 〔6〕表:特出貌。容容:通“溶溶”,水流貌,这里指云气流动飘浮貌。 〔7〕杳:深沉。冥冥:昏暗貌。昼晦:白天昏黑。神灵雨:神灵下雨。 〔8〕灵修:山鬼。憺:安。晏:晚。孰华予:谁能使我青春常驻。 〔9〕三秀:芝草,一年开花三次,故称三秀。磊磊(lěi):众石貌。 〔10〕公子:指山鬼。 〔11〕荫松柏:以松柏为荫。 〔12〕然:不疑,信。 〔13〕填填:雷声。 〔14〕猨:一作“狖”(yòu),猿类。 〔15〕徒:徒然。离:同“罹”,遭受。 鉴赏 《山鬼》是一首祭祀山神的歌。 在中外神话中,都有关于山神的传说。《国语》《左传》所说的山神,大抵为“木石之怪”,“魑魅魍魉”,属于妖魅一类;《淮南子》所说“山出 不过,在此诗开头,“山鬼”还正喜滋滋地行进在赴会路上。“若有人兮山之阿”,是一个远镜头,表现山鬼的出场。诗人用一个“若”字,状貌她在山隈忽隐忽现的身影,起笔便给人以缥缈神奇之感。镜头拉近,便是一位身披薜荔、腰束女罗、鲜翠嫩绿、清新扑面的女神——正是山林之神独有的装扮。此刻,她的双眸,正微微流转,蕴含着脉脉深情;嫣然一笑,齿白唇红,更使笑靥生辉!“既含睇兮又宜笑”,着力处只在眼神和笑意,较之于《诗经·硕人》对女主人公“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的众多比喻,反更显得轻灵传神,是一种“少少许胜多多许”的笔法。山鬼的美丽很容易让人猜想,她大概是位文静、娴雅的姑娘?但“子慕予兮善窈窕”一句,诗人写她开口便是不假掩饰的自赞自夸,一下子显露了在山林间撒野惯了的性格,说起话来也活泼泼、火辣辣的,毫无扭捏之态。这四句给山鬼画像,应该说精妙极了。诗人似乎又嫌它清冷了些,所以又将镜头推开,色彩浓烈地渲染山鬼的车驾和随从:“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这真是一次堂皇、欢快的行进:火红的豹子作乘骑,斑斓的花狸紧随身后,制作车驾用的是开满笔尖似花朵的辛夷树,上面还结扎着芳香四溢的桂枝旗!山林间有的是奇花异兽,诗人用它们充当山鬼的旗仗车骑,既切合山鬼的身份、环境,又将她手拈花枝、笑吟吟赴约的气氛映衬得格外热烈、欢快。 自“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以下,情节出现了曲折,诗情也因此从欢快的顶峰跌落下来。满怀喜悦、憧憬期会的山鬼,由于山峻路险误了时间,竟没能见到热切盼望的恋人。她懊恼、哀伤,同时又怀着一线希望,开始在山林间焦急地寻找。此诗中间部分,诗人运用不断转换的镜头,通过一幅幅环境、景物画面的交替,表现的正是山鬼的这一四处寻觅的过程。她忽而出现在高高山颠,俯瞰山林,希望能发现恋人的踪影。但容容升腾的山雾,却遮蔽了她焦虑的视线;“表独立兮山之上”,传达了她心中的几多失望和孤寂!她忽而行走在幽深的林中,但古木森森,昏暗如夜;那山间的飘风阵雨,又增添了她几多烦恼和悲凉。神灵是不会衰老的。然而此刻,山鬼却担心起自己“岁既晏兮孰华予”了——对于恋人的苦苦寻觅,已搅得她神思恍惚,竟忘却了自身的神灵特点。为了宽慰年华不再的落寞之感,她还要在山间采食灵芝以延年益寿!在这些抒写中,山鬼似乎显得很可笑。但于可笑之中,恰恰透露了她那充满人情味的憨朴和执著。诗人表现山鬼,还特别善于刻画她的心理。“怨公子兮怅忘归”,分明对恋人生出了怨意;“君思我兮不得闲”,眨眼之间,却又怨气顿消,反去为恋人的失约辩解起来。“山中人兮芳杜若”,从字面上看,与开头的“子慕予兮善窈窕”相近,似乎还在自赞自夸;但放在此处,则又隐隐显露了山鬼期会不遇后的自怜和自惜。“君思我兮然疑作”,对恋人既思念、又猜疑的明明是山鬼自己;但开口诉说之时,却又推说是对方!这些诗句,将山鬼不遇恋人、四处追寻的复杂心理,表现得极为微妙。清人吴世尚称赞《九歌》:“可谓善言鬼神之情状者矣!”(《楚辞疏》)《山鬼》也正是如此。 到了结尾,神女的寻觅已趋绝望,诗中出现了凄厉长啸的变徵之音。“靁填填兮雨冥冥”三句,将雷鸣、猿啼、风声、雨声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幅极为凄凉的山林夜景。诗人似乎是运用了反衬手法,他愈是渲染雷鸣、猿啼的夜声,便愈加见出山鬼所处幽深山林的静寂。正是在这凄风苦雨的无限静寂之中,诗人的收笔,却是一句突然迸发的呼号之语:“思公子兮徒离忧!”那是发自山鬼内心的痛切呼号之声,它凝聚了山鬼苦苦追求而终于不遇的全部哀思。这位美丽、痴情的神女,开始曾那样喜悦地拈着花枝、乘着赤豹,沿着曲曲山隈,在诗中向读者微笑走来;至此,她却带着多少幽怨和愁思,在凄风苦雨中呼号着离去,隐没在一片雷鸣、猿啼声中——这就是屈原笔下的《山鬼》,一首形象鲜明而又多么缠绵动人的祭歌! |
随便看 |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