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仙吕·桂枝香】中秋怀远 高濂 |
释义 | 南【仙吕·桂枝香】 中秋怀远 珠帘乍卷,银潢初转。下遥天桂影生寒,满长空蟾光如练。望关河断肠,望关河断肠,苍山万点,白云一片。泪空悬,雁截秋来信,人孤月共圆。 鉴赏 中秋佳节,赏月团圆,乃华夏民俗之传统。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云:“八月十五日中秋节……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买卖,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此曲即站在一名思妇的立场展开艺术构思,写她在万户团圆的中秋之夜独自赏月时的所见、所感。女子因触景睹物而黯然神伤,处处浸透着月圆人不圆的孤寂与悲苦。 首二句写思妇卷起珠帘,抬头望夜空之举动。三、四句则是思妇所见,皆为景语。“桂影”“蟾光”均指月光,意谓“遥天”“长空”,上下左右全都浸润在月色的晶莹清寒之中。正是这圆月的清辉愈发激荡起思妇心中原本缱绻的离思,可恨那关河的阻隔重重,即便是良辰佳节,亦不能晤面。“望关河断肠,望关河断肠”,直抒胸臆,语气痛切;“苍山万点,白云一片”并非思妇当时所见,却是其怅惘心绪、凄迷情思的真实诠写。末三句在既有渲染、铺垫的基础上,将抒情主人公望月怀人的孤情恨意推向高潮。叹望之间,晴空皓月下茕茕孑立的思妇已是泪眼婆娑,苦涩的泪水一定打湿了手中的那封来信,人月不能同圆的憾恨着实令人难以承受。所谓“人孤月共圆”,以比对之辞点明了题旨所在。 元代华亭人宋方壶尝在其小令〔双调·水仙子〕《居庸关中秋对月》中以一句“月儿,你团圆我却如何”表达出游子思乡恋土的满腔哀怨,高深甫则应歌度曲,代思妇以诉衷肠。前者豪迈响亮,后者幽婉而不失清健,然皆符合抒情主人公的性别、身份,悉谓传神。 本曲亦善以景语作情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风格清雅,意境清旷。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