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八声甘州 吴文英 |
释义 | 八声甘州 陪庾幕诸公游灵岩 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幻苍崖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时靸双鸳响,廊叶秋声。宫里吴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问苍天无语,华发奈山青。水涵空、阑干高处,送乱鸦、斜日落渔汀。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 鉴赏 “灵岩山即古石鼓山,在吴县西三十里,上有吴馆娃宫、琴台、响屧廊。山前十里有采香径,斜横如卧箭云。”(《彊村丛书·梦窗词集小笺》引《吴郡志》)梦窗这时三十余岁,在苏州为仓台幕僚,“庾幕”就是仓幕。这是梦窗游灵岩怀古之词。 此词虚实俱到,真幻结合,比兴兼陈,在艺术上,颇可代表梦窗词的特色。 “渺空烟四远,是何年、青天坠长星?幻苍崖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一起掷笔空际,横绝古今,直追溯到千万年前未有灵岩之前。词人视野开阔,向四面八方极远地区望去,觉得天空无边无际,渺无点烟,于是生出幻想。这长形的灵岩山,是什么时候从青天掉下来的一颗星星呢?自有了这座灵岩,到了春秋末期,又有吴越争霸、盛衰兴亡的事。那时吴王夫差在“苍崖云树”之间建筑了宫殿,“名娃金屋”,即西施居住的馆娃宫,在此称王称霸,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之所以称为“残霸”,是由于吴越继春秋五霸之后,他们的霸业不过是余光返照而已。接着“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时靸双鸳响,廊叶秋声。”承上面山树、宫城、金屋粗线条的轮廓勾勒,转入更为具体细致的形象刻画。“箭径”,即采香径,在灵岩山前,一水如矢,故亦名箭泾,是当年吴王宫女们濯妆洗垢的处所。箭径遗迹尚在,但早已荒废,只觉冷风射眼,眸子为酸。此是今天所见,是实写。但虽然梦窗之世,距吴越已一千数百年之久,而在想象中,当时宫女如花、穷奢极侈的情状,还似在目前。所以箭径两岸之花,因被脂腻之水所染,也带着一股腥味。花香原是好闻的东西,现在化美为丑,对吴王荒淫亡国的讽刺,就在言外了。这是虚写。行近馆娃宫外的响屧廊,这是当年西施和宫女们穿着木屧走过的地方,如今这些美女早已烟消云散,但风吹落叶却在空廊中响着,仿佛是宫女们木屧所蹴起的响声呢!这二句又是实写和虚写的结合。 上片主要通过景物以寓怀古讽今之情,下片则主要通过人事以讽刺当世。“宫里吴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独钓醒醒。”这里明白提出吴王夫差,因沉迷酒色、任用权奸而被越王勾践所灭亡,他是一个沉醉不醒的人;而相对地说,辅助勾践灭吴兴越的范蠡,他却看出越王妒贤嫉能,可同患难,而不可共安乐,因此就功成身退,乘扁舟,游五湖,隐居去了,他是一个头脑清醒的人。梦窗处南宋季世,外则强敌压境,内则奸臣弄权,而时君昏庸,与沉醉的吴王无异。而自己则寄人篱下,忧国有心而报国无门,只能徒呼负负而已。“问苍天无语”,虽同屈子的搔首问天,但苍山不语,孤愤徒存;而且华发已生,渐近老大(主要是心情的衰老),大是无可奈何之日也。接下“水涵空、阑干高处,送乱鸦、斜日落渔汀”,其时天色将晚,遥望汪洋万顷的太湖之水上涵高空,向阑干高处,这是词人目光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目送带着斜晖的乱鸦飞落寒汀。这时词人游目骋怀,怀古忧时的思虑为之一扫。于是登上琴台,呼侣传杯,置身于绝顶之上,白云与秋色争高,豪情向天际奔驰。结处以转为结,另呈奇思壮采,这叫做空际歇步,梦窗往往有之。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