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胡笳曲 吴迈远 |
释义 | 胡笳曲 轻命重意气,古来岂但今。 缓颊献一说,扬眉受千金。 边风落寒草,鸣笳坠飞禽。 越情结楚思,汉耳听胡音。 既怀离俗伤,复悲朝光侵。 日当故乡没,遥见浮云阴。 鉴赏 本诗录自《乐府诗集·琴曲歌辞》,它反映了流离在北方的征夫的思乡之苦。 全诗十二句,可分为三个层次。前四句写征夫远离家乡流落异域的原因。开头两句“轻命重意气,古来岂但今”,点明征夫原来是“轻生命、重意气”的侠义之士,是受由古至今的好侠之风的影响而应征的,也可见出他胸襟的旷达。“缓颊献一说,扬眉受千金”二句,说明他不仅深明大义,应征入伍,而且有智有谋、立了军功、得到重赏。正当动乱之际,用人之秋,他不得不久留边地。 中间四句是两个对偶句,写边地萧瑟的景色,引起身处异域的思乡之情。“边风落寒草,鸣笳坠飞禽。越情结楚思,汉耳听胡音。”“边风”一联,意蕴十分丰富。落草之风,自然是秋风。“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湘夫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秋风何烈烈,白露为朝霜。”(左思《杂诗》)“萧瑟仲秋月, 后四句写征人莫可奈何的感伤情绪。“既怀离俗伤,复悲朝光侵。日当故乡没,遥见浮云阴。”长期流离异域自然产生“离俗”之忧,而更可悲的是“朝光侵”,即悲年华逝去,悲时间在侵蚀自己的生命。结尾二句是巧妙的譬喻,“日当故乡没”,是说太阳应当沉没在它应当沉没的“故乡”,但却将被浮云遮没,以喻征人欲归不能。真可谓即景生情,巧于设喻。 要之,本诗比喻新巧,属对工整。诗的前半意气轩昂,后半哀婉悲凉,犹如与亲友书信,体现了他“善于风人答赠”的诗风。这首诗对后世也是有一定影响的。自此曲一出,梁代陶宏景、江洪,唐代的郑愔、王昌龄、王贞白等人均有仿作。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