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点绛唇 张元幹
释义

点绛唇

呈洛滨、筠溪二老

张元幹

清夜沉沉,暗蛩啼处檐花落。乍凉帘幕,香绕屏山角。堪恨归鸿,情似秋云薄。书难托,尽交寂寞,忘了前时约。

鉴赏

本词写作的时间不详,但从题目来看,大约作于绍兴十八年(1148)前后。张元幹在《精严寺化钟疏》一文中提到:“岁在戊辰(绍兴十八年),僧结制日,洛滨、最乐、普现(即筠溪)三居士,拉芦川老隐过其所而宿焉。”“洛滨”,指富直柔,字季申,北宋宰相富弼之孙,河南洛阳人。靖康初赐进士出身,高宗建炎四年官至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后因主战为秦桧所忌,不久落职。晚年徜徉山泽,与叶梦得、张元幹等交游唱和。绍兴二十六年(1156)卒。“筠溪”,即李弥逊,字似之,自号筠溪翁。徽宗大观三年进士,南渡后以起居郎迁中书舍人,后因主战,反对秦桧议和,不久被落职。绍兴十年(1140)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与张元幹、富直柔等交游唱和。绍兴二十三年(1153)卒。

这首小令的组织结构是上景下情。上片着重写景,寓情于景;下片主要抒情,运用比喻,曲折地表达对世途险恶的不满和因中原未能收复的怅惘情绪。词的开头二句,点明了时令季节。在一个深秋的晚上,夜色深沉,只听见蟋蟀在屋檐前落雨的地方发出一阵阵鸣叫的声音。这种幽寂的意境,读来宛然在目,如闻其声。以上两句是化用杜甫《醉时歌》“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诗句。杜诗原注云“赠广文馆博士郑虔”,这里借以表述他与富直柔、李弥逊之间的深厚友情。

“乍凉帘幕”二句承上,从户外之情景转入写室内之物象。大意是说,夜已深,靠近帘幕就感到一股初秋的凉气透出,屋内香炉里散发出来的轻盈的烟缕,袅袅直上,萦绕在屏风的上端。这是一幅多么清幽、孤寂的画面。词人由远及近,刻画具体入微,把听觉、感觉、视觉三者融合在一起,极力渲染秋夜清冷的气氛和孤寂的境界。

下片抒情,倾吐蕴藏内心深处的难以直言的心绪。“堪恨”二句,以“归鸿”作比喻,说明心事难寄。古代有鸿雁传书信的说法。但这里写征鸿的情意犹如秋云那么单薄,不肯传书,所以显得可恨。这与李清照《念奴娇》“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的意境相接近。不过,这里着一“恨”字,感情色彩更为浓烈。“秋云薄”是用杜甫《秋霁》“天际秋云薄,从西万里风”的诗句。朱敦儒《西江月》亦写过:“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因此,词人埋怨征鸿情薄,蕴含着纷繁的人生仕途之风波。

“书难托”三句,从上“堪恨”而来。正因为征鸿不肯传信,而中原阻隔,书信难寄,又有谁能理解其中的万千心事呢?张元幹在《兰陵王》词中写过:“塞鸿难托,谁问潜宽旧带眼?”在这恼人的岁月里,既然无法寄声传语,那就让人忘了过去的约会,任凭自己寂寞无聊吧!

这首小令虽寥寥四十一字,但在艺术手法上确有特色。主要是寓情于景,用笔疏隽;写景则静中有动,抒情又委婉曲折。而以景衬情,尤为高妙。如词的开头写秋夜沉寂之景,虽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景物,但词人用蟋蟀的声音作陪衬,着一“啼”字,不仅词的境界静中有动,而且把“客愁连蟋蟀”的清冷心境也刻画出来了。这蟋蟀的鸣叫声,已不是悦耳动听的乐章,而仿佛是山河残破的凄切悲鸣,从而产生情景相生的艺术效果。诗人所抒发恨不见中原的爱国情意,正是通过倾听蟋蟀之声,目见秋雁断音的景象中透露出来的。这种情藏景中的写法,由于作者化无情之物为有情物态,更富有感情色彩,因而立意也更为高远。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9:3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