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双调·天香引】西湖感旧 汤式 |
释义 | 【双调·天香引】 西湖感旧 问西湖昔日如何?朝也笙歌,暮也笙歌。问西湖今日如何?朝也干戈,暮也干戈。昔日也二十里沽酒楼香风绮罗,今日个两三个打鱼船落日沧波。光景蹉跎,人物消磨。昔日西湖,今日南柯。 鉴赏 翻阅元末明初所有现存的散曲作品,除了汤舜民,很少有正面描写时代更替时期社会现实的作品,只有汤式用散曲真实地记录了自己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现实。他有很多作品反映朝代更替、战乱频仍、城乡破败、百姓疾苦的历史现实,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读后令人感到颇有杜甫“诗史”的风格,可以称之为“以曲写史”。本曲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篇。 本曲题为“感旧”,却重在“伤今”。通篇运用对比,描写了杭州在元末明初战乱中受到的破坏。 开头六句用扇面对:“问西湖昔日如何?朝也笙歌,暮也笙歌。问西湖今日如何?朝也干戈,暮也干戈。”这两组自问自答的句式,答句又是互文。在回环复沓中,反复描绘了昔日歌舞升平的繁华与今日的战乱不止。在对比当中,作者的感慨已经毕现无遗。杭州在唐宋时期已经十分繁华,南宋在此建都以后,更是户盈罗绮、日日笙歌。即使在元灭南宋时,杭州也没有遭到破坏。在元朝,杭州社会经济还有较快发展。元末政治腐败,顺帝沉溺于宗教和女色,各级官吏贪污腐化,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各地农民起义和割据战争蜂起。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秋,徐寿辉部攻入杭州,守城元军不战而逃。后浙江廉访使从绍兴招来盐场灶丁,才收复城池。而避难返回的元军嘉珲部却举火焚城,使杭州“残荡殆尽”。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攻下集庆,改为应天府。同年张士诚攻下苏州,张士德攻下杭州,但不久撤出。次年元朝招降张士诚,许以高官。至正十九年(1359)冬,金陵游军突入杭城下,城门闭三月,米价涌贵,“一城之人,饿死者十有六七”。至正二十六年(1366)徐达、常遇春攻下杭州。十多年来杭州这种走马灯式的政局变幻,造成了城市的极大破坏,也给人民带来极大痛苦。在作者今昔对比的感慨中,寄托着对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统一的期盼。 接下来两句也是一组对偶句,“昔日也二十里沽酒楼香风绮罗,今日个两三个打鱼船落日沧波”上下句对比鲜明。前六句是以听觉形象描写为主,七、八句是以视觉、嗅觉形象来进行对比描写。第七句写昔日酒楼飘香,歌女云集,动感突出,气氛热烈;第八句写今日只有两三个打渔船在暮色中飘零,冷落黯淡,凄凉孤寂。两句时空上大开大合,感情上大起大落,却能够收放自如、纵横驰骋,表达了强烈的内心冲突。最后四句发出“光景蹉跎,人物消磨。昔日西湖,今日南柯”的感慨,此为两组对偶句,既与前文紧密照应,又借用“南柯一梦”典故寄托自己不尽的兴亡之感。 本曲对偶工稳,结构非常严整。疏疏落落几笔,大开大合,既有宏大的声势,又有浓烈的色彩,形象极为鲜明。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