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南吕·一枝花】题崇明顾彦昇洲上居 汤式
释义

【南吕·一枝花】

题崇明顾彦昇洲上居

汤式

【一枝花】潮生玉马来,沙涌金鳌动。水天涵上下,浦溆控西东。四望无穷,一片玻璃莹,梯航万里通。荡炎蒸青蘋风六月凄凄,翻渤澥红桃浪三春汹汹。

【梁州】近睹着扶桑野阳乌闪烁,遥认着蓬莱山烟霭冥濛。天然幽胜堪题咏。柔桑蔼蔼,秀麦芃芃,丹椒簇簇,碧苇丛丛。闹人烟生意从容,旧家风礼节谦恭。宴斯堂何时不馔鸡豚,居是洲何代不生麟凤,观于海何年不化鱼龙。岁丰,廪充。喜的是年年布谷催春种,知用舍,厌迎送,睡彻东窗日已红,乐在其中。

【尾声】幽寻不索桃源洞,高卧何须太华峰。但得个留心诵周孔,研朱墨训蒙,买犁锄务农,则消得赡老良田二三顷。

鉴赏

友人顾彦昇家居崇明岛沙洲上(崇明岛在长江出口处,东临东海。今属上海市),汤舜民到顾家做客,作此套题赠。

在套曲《云巢》中,作家曾经借巢言志,表达了超然物外的广阔胸怀。此曲为友人居所题,盛赞友人并借题抒发自己的情志。清魏源《诗比兴笺》曰:“词不可以径也,则有曲而达焉;情不可以激也,则有譬而喻焉。《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君王,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虹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雷电以为小人,以珍宝为仁义,以水深雪雰为谗构。荀卿赋蚕非蚕也,赋云非云也。诵诗喻世,知人阐幽,以意逆志,始知《诗三百》皆仁圣贤人发愤之所作焉,岂第藻绘虚车已哉!”作者深谙此理,虽是题赠之作,却是“有譬而喻焉”。汤式散曲的这类借物抒怀之作大都境界雄浑,气势豪迈。本套曲正是如此。

〔一枝花〕曲从远观角度写起,大处着眼,写周围环境,场面广阔而动感极强,表现出浩大的气势。崇明岛位于长江出海口,江面宽阔,一眼望不到边际。开头两句对仗,写潮水,“玉马”既写其形、其色,更写其汹涌奔腾之势;“金鳌”这个比喻有很强的表现力,崇明岛的沙滩有明亮的江水、洁白的浪潮映衬,在阳光的照耀下,泛出金黄色,灿烂辉煌,就像巨大无比的海龟,在海浪中起伏游动。作者故意用动与静的错觉,把潮起江涌的水面起伏与江中沙洲相对位置的变化说成是“沙涌”,恰如唐王维的《汉江临泛》:“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又如唐杜甫的《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但水势之磅礴,境界之宏伟,表现得形象生动,而且笔势也如江潮般汹涌。接下来五句由动渐静,把视野引向更广更远,展现出一个无边无际的世界,由开头的波澜壮阔、惊心动魄转入明亮宁静、心旷神怡的境界。结尾两句有双重含义。一是从时间上来说,赞赏此居四季宜人:夏天有青苹风“荡炎蒸”,彻底消除酷暑;春天有“红桃浪”,桃花春水景色美。二是运用典故表明此地不同凡俗,暗示所居人物之不凡。“青蘋风”,本指帝王之雄风。战国宋玉《风赋》:“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此所谓大王之雄风也。”

〔梁州〕曲从近处着眼,或者说是站在居所观察。岛上树木茂盛,阳光灿烂,离远一点儿看就像蓬莱仙境一般缥缈冥蒙。接下来四句连璧对,巧用叠字,写出了一派农村的生活场景,一反上曲直至本曲前三句的豪迈,转为简朴平和。全不用艳妆浓抹,一切都质朴平淡,又清新自然。这与晋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境界稍近,陶渊明居所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一诗一曲,所写的具体事物不尽相同,但景象如出一辙,应该说,内涵是完全一致的。接着写这里居民从容恬淡、谦恭有礼的生活,写主人热情设宴招待,颇有唐孟浩然《过故人庄》的境界:“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曲中三个反问句是对友人的感谢和祝福。“麟凤”比喻后代子孙非常出色。“麟”指麒麟,“凤”指凤凰。“化鱼龙”比喻将来会飞黄腾达。古人传说鱼龙可以化成鱼,再化成黄龙,出水游戏于庭,炫耀日光。这也是为下文的“知用舍”(即懂得用舍行藏。用,被任用。舍,不被任用。《论语·述而》:“子谓颜渊:‘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作铺垫。用世之心与前后的隐居之意形成映衬,文气又形成一个起伏。“睡彻东窗日已红,乐在其中”两句应是全曲的聚焦点。宋程颢《偶成》诗:“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作者羡慕顾彦昇的隐居生活,也希望在隐居中思索、洞察宇宙和人生的哲理。

〔尾声〕是对〔梁州〕曲最后两句的进一步发挥,也是对〔一枝花〕曲的照应,作者认为,隐居不一定非要到“桃源洞”(刘晨、阮肇遇仙女的神仙洞府)、“太华峰”(即华山,传说陈抟老祖曾经隐居于此),只要老老实实读书、务农就可以了。这正是晋陶渊明《归园田居》中“心远地自偏”的境界,表现出深刻的辩证哲理。在幽静之处隐居固然可以得静,而在喧闹之处能守静,则是一种的更高隐居境界。

综观本套,可以明显地看出作者内心中隐居与出仕的深刻矛盾,然而作者把幽静恬淡的田园风格和大势磅礴之雄浑气象糅合得天衣无缝,把人物平和自得的心境和傲然昂扬的理想融合得水乳交融。汤舜民运用散曲表达复杂的感情,可谓达到了得心应手、炉火纯青的境界。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1 7:4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