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元明清词:

 

词条 百字令(投袁大琴南) 龚自珍
释义

元明清词鉴赏辞典

百 字 令

投袁大琴南

深情似海,问相逢初度,是何年纪?依约而今还记取,不是前生夙世。放学花前,题诗石上,春水园亭里。逢君一笑,人间无此欢喜。乃十二岁时情事 无奈苍狗看云,红羊数劫,惘惘休提起。客气渐多真气少,汩没心灵何已!千古声名,百年担负,事事违初意。心头阁住,儿时那种情味。

龚自珍


【赏析】

这是近代文坛奇杰龚自珍所作的一首赠友词。词因重晤儿时朋友袁琴南而触发无比沉重的生命感慨。它以对比的口吻,感慨的语调,传达了他在经历了大半人生之后所感受到的“事事违初意”的憾恨,也同时表达出他对于真情、真气的不悔坚守。

上片追忆词人与朋友的儿时情谊,跳荡而单纯的笔致,传达出他沉浸于过去时光中的无尽欣喜。起韵脱出常径,以强烈的语气,直接表现出彼此间所积淀起来的深厚情谊。这种似海深情,就是引发他下文抒情的理由。一个“问”字,又自然地将时间扭转到过去。“相逢初度,是何年纪”的追问,犹说他们平生第一次相见,是什么年纪。也许是明知故问,显摇曳亲切,初度,古人指生日,因屈原《离骚》有“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以下对此不确定作答,而出之以模糊的语气,说依稀还记得彼此初相遇,它不在前生而在今世。这样的语气,虽然意在肯定情缘的确凿,却能最大限度地启发人对于前生宿世情缘的联想。“放学”以下,就上文“记取”之意全力展开,倒叙了他们在作者外祖父段玉裁家的花园春水园中的一段童稚情谊,一些天趣盎然的活动:放学后花前的游历,顽皮时石上的题诗,相聚时心心相印的自然情谊……这些本无深意的细节,被处理得跳荡而明媚,这是因为它在过来人的感觉里,代表了未被社会要求压抑的真率无伪的情趣,故而值得无比珍惜。词人的笔端在此也饱含了这样的感情。

上片带着欣喜之情的细笔描写,为下片感慨万端的沉重抒情蓄足了势,下片乃直接转入对成人遭遇“事事违初意”的无比痛心,笔墨沉郁重拙。过片以“无奈”开头,表明了词人的感慨与惆怅。“苍狗看云”,用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句意;“红羊数劫”,宋柴望作《丙丁龟鉴》,证历代丙午、丁未年变乱甚多。因丙丁为火,色红,未属羊,古人遂以红羊劫代指国难。这两个锤炼精妙的短语,写尽了令词人深感惆怅的国运与人情的沧桑变化,包含着他对自己一生所遇困顿的经验总结,也包含着他对于社会人事的认识,能令人感受到他内心波澜起伏的感情状态,是滋味无穷、沉郁厚重之句。而一个“惘惘休提起”,又把这起伏不已的感情,一下子化为无可奈何的一声轻轻的叹息,暗示出他难以言说的无限痛苦。“客气”一韵,写出这种世事人情的巨大压力对于个人的异化。“客气”、“真气”的消长,正显示了外界力量与生命本能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这样的不可调和,又带着他所生活的时代压抑摧残有个性、有才情的知识分子的特殊印记。所以词人悲愤地反问道:“汩没心灵何已?”个人所具有的自然、原初的心灵状态被扭曲破坏的情况何时才能终结?这是他对于社会、时代的大叹息,是对于包括自己在内的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的大痛惜。词人在他的诗文里,曾经写下过《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和《病梅馆记》的名篇,而本词的精神则与它们脉息相通,表现出词人内心里一直坚守的“尊性”和“尊情”态度。而越是有这样的态度,越容易感受到内心所求与外境所予的绝大冲突。在以下一韵里,词人就十分痛心地写出了由此而产生的人生百无一成的违心逆志之恨。在那个具有漫长的士大夫政治文化传统的封建社会里,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人生价值,无过于建功立业、万古流芳,即所谓“千古声名,百年担负”,但那个正在走下坡路的世风委靡而虚伪的时代,将他的理想变成了永远无法实现的、徒然让人痛苦的梦想。“事事违初意”的感慨,由此显得无比厚重、沉郁,具有非同凡响的情绪感染力。词情至此,也到了最为深刻、最有力度之处,结拍于是由张返弛,以“儿时情味”即儿时的友谊、儿时的情性永在心头作结,不仅呼应投赠儿时好友的题面,使饱含激愤之情的滔滔倾述转入深婉的眷思,而且余音袅袅,突出了全词作为抒情性文字的绵长滋味。

本词的最大特点,在于词人所采用的对比结构,这不仅使词情具有“复调”之美,而且最大限度地增加了词意的容量,几乎可以纳入抒情者一生的经历和感情。在具体写法上,词人所采用的在叙事里抒情、在抒情中议论的笔法,也灵转多姿,给人圆通无碍的阅读快感。这样的写法,能够兼融绵丽与飞扬,体现了龚自珍的独特词风。

(邓红梅)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4029条元明清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元明清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9 16:0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