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元明清词:

 

词条 鹧鸪引(辛卯九月二十三日) 王恽
释义

元明清词鉴赏辞典

鹧 鸪 引

辛卯九月二十三日,靖伯、仲先携酒相过,客去,醺然独坐,以见酣适之意云

波荡江湖万里余,归来缩首伴凡鱼。门从席后轩车盛,鬓自霜来宦味疏。 思往事,注残书,闲锄明月种秋蔬。傍人莫笑扬雄宅,好事时过载酒壶。

王恽


【赏析】

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辛卯(1291),王恽由外任应诏入京。九月二十三日,友人靖伯、仲先携酒相访,甚为欢乐。酒散客去之后,词人则由朋友相聚之欢,转而又感慨自己宦游的落拓,写下这首抒怀之作。

上片开头两句,先写在外任上的情形,后写进京后的状况,述两者都不得意。“江湖”,相对于庙堂而言,即指地方州郡。在外郡宦游多年,漂泊“江湖”,颠簸于风浪之上,备尝艰难困苦。现在算是归来京师了,却仍然投闲置散,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凡鱼”,传说鲤鱼跳龙门,过者为龙,不过者为“凡鱼”。王恽此句系化用李白“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赠崔侍御》)的诗句。“伴凡鱼”,即与普通人为伴的意思。“缩首”,形容自己地位卑微,穷困潦倒的情状。这两句在叙述和描写之中,自有一股不平、不满的怨气。后两句聊作宽慰语,实有自我解嘲的怨艾之气。“席”,教席。作者进京后,当是任学官,教授生徒。名位不显,当然没有达官贵人来访,但自从任学官,设席授徒以后,门前倒也“轩车盛”,师从作者问学者人数颇众。年来老大,两鬓斑白,对做官已不再迷恋,功名之心日渐淡薄,而设席教授生徒,倒是颇为相宜。在这种自我宽解中,流露出强烈的怨气。

下片重点转为抒慨。“思往事”,承上片前二句。回忆往事,漂泊“江湖”,备尝宦游的滋味,平生落拓无成,令人深为感慨。“注残书”,则承上片后二句。现在以教授生徒为业,也可以注注“残书”,立德立功不成,立言或许还能有所成,不也是一种有价值的事业吗?“闲锄”一句,再推进一层。况且,这种生涯,萧散恬静,闲暇时可以趁着月色种种蔬菜,或挥锄耘草,富有高雅闲适的生活情趣。读书生涯和种地情景结合在一起,是作者对眼前以及今后生活的安排,也是一种令他神往的愿望。当然,作者无可奈何的慨叹就蕴含在这个情境之中。所以,词的末句就以扬雄自况。汉代文学家扬雄甘贫乐道,以著述为乐事,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赢得了极高的身后名。《汉书·扬雄传》云:“雄以病免,复召为大夫。家素贫,嗜酒,人希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可见,扬雄虽然贫穷寂寞,但也有志同道合的人从他游学,饮酒作乐。这与作者进京后的生活情形是一样的。“好事”是指扬雄的朋友,显然也指作者的朋友靖伯、仲先。作者劝旁人莫笑扬雄,赞赏扬雄的生活和精神境界,其实也就是表达了他对自己此时教授生徒,注释残书,种菜锄草,朋友不时“携酒”相访,得以“酣适”的生活的满足感,其旷放豁达、优游闲适的形象兀然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就全词而言,无论写漂泊“江湖”,还是“归来缩首”,以及“注残书”、“种秋蔬”等种种情事时,作者自身的形象都很鲜明生动,使我们如同看到他的生活情形,进而感受到其精神世界。这是全词一个很重要的特色。

(王锡九)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4029条元明清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元明清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20:3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