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词鉴赏辞典
鹧 鸪 天
阁道风飘五丈旗,层楼突兀与云齐。空余明月连钱列,不照红葩倒井披。 频摸索,且攀跻,千门万户是耶非。人间总是堪疑处,唯有兹疑不可疑。
王国维
【赏析】
这首词见于《人间词甲稿》,大约作于光绪三十年(1904)至三十一年之间。这时期正是王国维醉心于叔本华的哲学、美学的时期,他在《静安文集自序》中说:“嗣读叔本华之书而大好之,自癸卯(1903)之夏以至甲辰(1904)之冬,皆以叔本华之书为伴侣之时代也。”
词所写的景象,有写实的,也有想象的,而想象有的又是有出处的,这首词就属于这一类。词起句中的“阁道”、“五丈旗”均出于《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对阿房宫的描写。次句“层楼突兀与云齐”则出于《古诗十九首》中的“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三、四两句中的“明月”、“连钱”出于班固《西都赋》对昭阳宫殿的描写。“红葩倒井披”则出于张衡《西京赋》对未央宫前殿藻井华美的刻画。但是,话要说回来,在这首词里,上述这些出处都不相干,词人不过是借这些景象来描写想象中的雄壮、宏伟、华丽而又带着迷离色彩的宫殿,实际是借以象征人生这座雄伟而又光怪陆离的宫殿。紧接着这极意描绘的真切而又虚幻的宫殿,下片一开始就叙写其对此的苦苦追寻。“频摸索,且攀跻”,是说:面对着上述的宫殿,他不断地摸索,不断地努力攀登。“频”,表明词人对追求的执着。“且”,却又带着无可奈何的痛苦。“千门万户是耶非”,这些宫殿是“千门万户”,又似乎不是,迷离恍惚,任你苦苦追寻,而入口处仍不可得。这表现了词人的困惑与迷失。这在词人写于这一时期的另一些作品里也有类似的反映,例如《点绛唇》中的:“波上楼台,波底层层俯。何人住?断崖如锯,不见停桡处。”这里的“不见停桡处”和“千门万户是耶非”一样,都是找不到入口的意思。前面我们曾经说过,王国维写此词的时期正是他醉心叔本华哲学、美学的时期,他这里所写的和叔本华《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中说的“我们恰如一个人绕着一座城堡转来转去,想找到一个入口处而终于白费心力”,是一模一样的。城堡与宫殿是二而一的。“千门万户”是用《史记·武帝纪》叙述建章宫“千门万户”语。“是耶非”是化用汉武帝《李夫人歌》中的“是耶非耶”语。但这些出处与词本身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样是没有关系的,词人不过是借用这些词语而已。词的结尾说:“人间总是堪疑处,唯有兹疑不可疑。”盖词人感到人间有许多问题无法解答,因此对人生持怀疑态度。而且认为这是“不可疑”的。这说明词人努力追求的没有得到,词人的困惑无法解答。这种情况是清王朝处于风雨飘摇时期,词人彷徨心态的反映。可以说,它也是当时一些知识分子所共同具有的彷徨心态的反映。因此这首词在《人间词》中是很具代表性的。
(马兴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