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词鉴赏辞典
满 江 红
自笑狂夫,何处是、埋忧之地。携手过、城南韦杜,偶然游戏。亭榭旧依江总宅,笙歌合奏香山伎。怪次公、不是醒而狂,公真醉。 青衫客,偏妩媚。红豆曲,伤憔悴。论四时风月,清秋为最。莫倚善题《鹦鹉赋》,且教照见鸳鸯字。倩周郎、一顾啭春莺,屏花碎。
余怀
【赏析】
余怀才情艳发,又生明清乱离之际,词多凄丽,有《玉琴斋词》。词题中“邵村”为桐城方亨咸别号,“省斋”为江宁何采别号,“笠鸿”为著名戏曲家李渔别号,余怀同方亨咸、何采到李渔的浮白轩听曲后,百感交集,写下了二首《满江红》,此为第二首。
起句“自笑狂夫”即笼罩全局,一种傲岸的姿态跃然欲出。同时也交待了作者的情绪、心态,狂夫一旦有忧,其忧必深,可是到哪里找得到消释忧愁的地方呢?“埋忧”意为压抑忧愁,亦即暂时释怀,仲长统《述志》诗:“寄愁天上,埋忧地下。”“携手过”二句交待集会地点、原因。“韦杜”指高贵门第,唐时,韦氏、杜氏世为望族,皆居住在长安城南,《辛氏三秦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接下来是对环境和演奏的简略描绘。“江总”是南朝陈人,日与后主及陈暄、孔范等人游宴后庭,写作多为艳诗,宅第豪华侈丽。“香山伎”盖指白居易(号香山居士)诗中擅长音乐的艺妓。“次公”是汉代盖宽饶的字,《汉书·盖宽饶传》记宽饶性刚猛,尝在许广汉(宣帝许后之父)的座上拒绝广汉敬酒,说:“无多酌我,我乃酒狂。”词人说“怪次公、不是醒而狂,公真醉”意思是说盖次公不是清醒时疏狂的,而是真的醉了才那么狂放。
下片从次公转到“青衫客”,由历史上的酒狂,转到现在的狂夫,承接十分自然。“青衫”,指官职卑微的人,白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妩媚”,指姿态美好,不限于形容女子,辛弃疾《贺新郎》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红豆曲”意指相思曲,典出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论四时风月,清秋为最”二句,承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之意,暗示宜乘此佳时尽情赏玩,方不负清秋好风月。下面“莫倚善题《鹦鹉赋》”,袭用严武《寄题杜拾遗锦江野亭》诗“莫倚善题《鹦鹉赋》,何须不著鵕鸃冠”。《后汉书·祢衡传》载:祢衡为《鹦鹉赋》,援笔而成,文不加点,辞采甚丽,但他恃才傲物,不趋炎附势,终遭杀害。故以“莫倚善题《鹦鹉赋》”一句自嘲才气不足恃,有善作文章的本领在社会上根本讨不了好。所以,他要纵情声色,以放诞之行来作反抗,“且教照见鸳鸯字”与结拍二句,便是此意。“鸳鸯字”,指男女相思爱恋的文辞。“周郎”“一顾”,用的是三国吴周瑜的典故,周瑜善音律,当时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这二句是说,同仁中有精音律者,对音律稍加修改,歌女一唱,如春天的黄莺在欢鸣,声能裂帛,以至于让屏风上的花儿都碎了,一写才士对音律之精擅,一写歌者声音之美好,技巧极纯熟。至此,词已结束,而余音未尽。
余怀在明季本无科名,入清却颇以遗老自居,周旋于草茅野老与大人先生之间,而一生纵酒放歌,足迹踏遍三吴两浙的青楼歌馆,因而其词以旖旎温丽为多,但一种难以泯灭的民族情绪使他不时流露苍凉悲慨的心声。这首词可以略见其艺术风貌和思想感情。
(涂小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