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元明清词:

 

词条 如梦令 纳兰性德
释义

元明清词鉴赏辞典

如 梦 令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

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纳兰性德


【赏析】

词抒羁旅之怀,见思归之意。词人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曾扈驾东出山海关祭祀长白山,从词中所写景物来看,应该是这次扈驾东行时所作。

首句之景,突出塞外特色。“穹庐”即毡帐,是游牧民族为适应长期迁徙生活用毛毡等材料建成的易于拆迁的居所,因为其外形似穹隆而得名。此句写景极为阔大,无尽的原野,无边的夜空,天上星光点点,地上穹庐千万。辽阔、空旷、悠远、静谧之中,透出神秘色彩,确实是祭山的气氛。在这样的写景词句下,缀以“人醉”二字,显得十分突兀奇特:因何而“醉”?“醉”意如何?词人并没有急于交待,留下悬念。

第二句描绘原野星景,渲染淋漓醉态。塞外漠北,空气清新,能见度极高,夜空中星光明亮。在无尽的原野上,这应该是最醒人眼目之景。醉中的词人注意到了它,但是,由于是在沉醉之中,醉眼蒙眬,原本清晰明亮的星星,却模糊了,“星影”隐约重叠,不仅如此,由于醉步踉跄,星影似乎还“摇摇欲坠”。这句词表现醉态,从醉中错觉落笔,动静易位,给人翻新出奇之感。沉醉中的人为什么还要步出穹庐,仰观星空呢?词中仍没作交待,悬念又添一层。

三、四两句写由于河水声响,惊醒归梦。“狼河”,又称白狼河,即今东北的大凌河。依常理,梦是不可能被“隔”、被“搅”的,但归梦破灭难成,词人却先怨白狼河阻隔,再怨被白狼河水搅碎,看似无理,实为至理所在;满是“醉”意之人,能见星空摇坠,如何不能有河水搅梦之想?这两句借醉态抒发执著的思乡之情,沉稳之中,实寓飘逸摇曳之思。至此,之所以“醉”、之所以起视星河的原因都被揭示出来:一个“归”字,就是全部答案。

最后三句是醉中人的所思所想。“还睡”的重叠,虽是词调的要求,这里却也用得恰如其分,就像醉中人的絮语,毫不给人生硬之感。最后一句进一步解释为什么要“睡”的原因:因为清醒过来之后,比醉中、睡中更加“无味”。为什么“无味”呢?当然是归思难息了。这里以“醒”字回应“睡”字,表达词人愿沉睡、愿沉醉而不愿清醒的深意,正在归思难已。如此写法,虽不直接表现归思的执著难熬,却已将思归之情写到入骨!

读完全词,一个沉醉之中,犹饱受归思折磨的词人形象,也就树立在读者的面前了。将思归之情用醉态表现,抒情委宛曲折,含蓄蕴藉,可以说是这首词最大的特点。整首词全以醉人、醉态、醉眼出之,“坠”、“隔”、“搅”、“睡”、“醒”等字,全由“醉”字逗出,而且,种种景观,也都因醉态而超出常理常态,不能不称之为奇章妙词。谭献《复堂词话》引周之琦语评纳兰词:“小令则格高韵远,极缠绵婉约之致,能使残唐坠绪,绝而复续。第其品格,殆叔原(晏幾道)、方回(贺铸)之亚乎。”细读此词,确实能感受到几分北宋小令的风神。

(罗立刚)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4029条元明清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元明清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9 0:2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