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词鉴赏辞典
桃源忆故人
轻帆落处斜阳快,夹岸柳条都败。雪厚板桥压坏,村酒停灯卖。 寒星苦月长湖外,负却孤眠愁债。此夜寂寥情派,料得双鸥解。
汪懋麟
【赏析】
汪懋麟的《锦瑟词》中,颇多温润缠绵、柔情似水之作,然亦不乏豪迈疏宕、兴会飙举之篇。属于前一类的那些所谓“沉眠周柳”的“十咏十索”等作,虽被同时代人捧为“不令人不销魂”的佳品,但其实不过是习见的香奁体,并无多少艺术创新和个人特色可言。倒是后一类作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而“以龙门(司马迁)笔意作草堂致语”(《锦瑟词》曹贞吉序),显现出他的审美创造才力。这首写景抒怀的小令,便是他以雄健沉郁的史笔为词的一篇代表作。
词的上片,写风雪之夜野桥泊舟所见。起二句“轻帆落处斜阳快,夹岸柳条都败”,极言冬季白昼很短,旅人(词人自己)在水路上忽见太阳迅速西沉,只好让船儿落帆靠岸。这是一个寒冷萧条的水乡,但见夹岸柳树的枝叶都已凋残,光秃秃的长条在北风中抖抖索索,发出沙沙的哀鸣……。这里笔致清疏,造境凄冷,且景中已暗暗含情,以“柳条都败”概见冬景之凋残,亦兼示抒情主人公心境之寂寞衰迟,并以此气氛笼罩全阕。后二句“雪厚板桥压坏,村酒停灯卖”,写水村雪景。“板桥压坏”,表明雪下得很大,积雪很厚;村中彻夜点着灯卖酒(“停灯”之“停”,谓停当,与唐诗“洞房昨夜停红烛”之“停”同义),则表明雪夜天寒,乡村酒店的生意便格外兴隆起来。这里也并不是单纯地写村景,而是借村中所见来暗示词人心境之寂寥苦闷。野桥夜泊,孤村寒夜,船上僵卧,自然感到冷寂难耐。何以消此漫漫长夜?只有杯中物,既可御寒,又能浇愁。于是目光被引向掌灯营业的酒店……整个上片,写景的笔墨十分简洁,而又体物入微,融情入景,使读者有如身临其境,感受亲切。
下片则专写词人在寂寂寒夜的主观感受。换头二句“寒星苦月长湖外,负却孤眠愁债”,融景入情,意谓在此苦寒彻骨的雪夜,我独卧小舟,漂荡于长湖之外,满腔愁情,难以入眠,寂寂水天,只有辽远的星月相伴。此情此景,自然使词人联想起自己坎坷的身世、漂泊的生涯,心中的愁苦怨抑之情愈发如浪潮汹涌,不可阻遏。于是结尾二句强为宽解之语曰:“此夜寂寥情派,料得双鸥解。”“情派”,指情势,情状。这是在百无聊赖之中自我慰藉,意谓:今夜我万分寂寞、孤单,内心的一派愁苦之情,无人能够理解,唯有此时在水面上飞过的一双鸥鸟,它们想必知道我的衷曲吧?
此词写作时间无考。但联系汪懋麟的生平可以知道,他少有捷才,成名甚早,进士及第时年仅二十八岁,但很快就因党祸牵连被弹劾罢官回乡,从此杜门谢客,治经读史。他晚景颇为凄凉,形藏影匿,贫苦以终,卒年不满五十。这首词,从其抒写内容来看,必为仕途受挫后所作。它以凄冷衰败的冬景,寓示词人悲苦寂寞的心境,诉说了一位失意的才士的痛苦、忧伤和孤高自持的情怀。此词写得沉郁顿挫,厚重感人,画面线条十分苍劲老辣,且又押险韵,增加了一种重力感。所有这些,都使得词人所欲表现的那股芒角撑肠的牢骚愤懑之情充分地透发出来了。
(刘扬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