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词鉴赏辞典
蝶 恋 花
蓦地东风池上路。绿怨红消,竟是谁吩咐?不断行云迷楚树,闭门寒食梨花雨。 雨后斜阳芳草处。闲把情怀,付于东君主。便向西风飘柳絮,不能飘散愁千缕。
叶小鸾
【赏析】
清陈廷焯评叶小鸾词云:“词笔哀艳,不减朱淑真,求诸明代作者,尤不易觏也。”(《白雨斋词话》)论及小鸾词,有一个人对她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那就是她的舅母张倩倩。据小鸾父亲叶绍袁的《年谱》所云,小鸾出生后,由于“家贫”,母亲“乏乳”,仅四个月大就过继给舅舅沈自徵家,由“妗母张倩倩抚之”。一直到小鸾十岁那年的十一月间,才回到自己的家中。应当说,小鸾四岁能诵《离骚》,十岁能写诗,主要是她舅母教导的结果。而舅母张倩倩存世的词与小鸾有着许多的相似,一样的愁绪缭绕,一样的怨情动人。
这是一首春词。春天来了,春天给人带来欢喜,同时,也会给人带来忧愁。因为,盎然的春意、明媚的春光、姹紫嫣红的春色,实在是太为短暂了!昨日个池边小路,还是柳暗花明一片,今天再去,蓦然发现,已经是“绿怨红消”了!红花与绿叶是结伴而来的,趁着东风,如今那花妹妹玉殒香消了,怎不叫绿哥哥怨念?真不知,这是谁的吩咐、谁的命令,怎可以如此忍心?看天上行行白云,悠然行进,远树近木在眼中也变得迷蒙起来。屈指数来,才想起已经是清明寒食时节,难怪梨花带雨,似露似泪,这样恼人的天气,还是闭门不出吧!
雨后复斜阳,芳草愈加绿,闲步庭院,深知人的情怀自己难以把握,索性把它交给春神“东君”作主吧!是沉是浮、是喜是悲,听凭发落!把奴家的一腔愁绪即便寄托于柳絮,任随西风飘去,飘得铺天盖地,也散不尽它的万一!
果然是“词笔哀艳”、“绝有思致”(陈维崧评语)。小鸾的词总能情景和谐,情景交融,那“绿怨红消”句,那“不能飘散愁千缕”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皆是写景兼抒情的佳句。这一类句子,其他词作中也很多,如“点点离魂如雨,轻狂随处”(《上阳春》),“寂寞孤馆闭春寒,但见斜阳窥绣户”(《玉楼春》),等等。小鸾的词意之中,多有李清照的影子,两者都绝无珠宝气、脂粉香奁气,比之男词人学女子口吻远为真切。只是,与清照少女少妇时代的作品比,小鸾的词要愁苦许多。清照只有在历尽离乱、丈夫故去之后,才作如此愁苦语的。
(翁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