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词鉴赏辞典
蝶 恋 花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1]。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纳兰性德
【赏析】
纳兰性德悼亡伤逝之词哀感顽艳,令人不忍卒读,边塞行吟之篇则清怨苍凉,别是一番风味。但一个“情”字却是共同的。谢章铤说:“长短调并工者,难矣哉。国朝其惟竹垞(朱彝尊)、迦陵(陈维崧)、容若乎。竹垞以学胜,迦陵以才胜,容若以情胜。”(《赌棋山庄词话》)读此词,深知谢氏之言不虚。
这首出塞词,当为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八月奉命与副都统郎谈等出塞远赴梭龙途中所作,词人时年二十九岁。
“今古河山无定据”,是一句断语,也是词人的感叹。它横空出世,有上下千年、纵横万里之概。从中可以看出史学家的深沉、哲学家的睿智,以及文学家的深情。
情语之后,紧接以景语:“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词人挥舞画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充满动感的边塞景物图。这既是眼前的实景,又使人联想起历史上的一幕幕活剧。这里有秦始皇“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贾谊《过秦论》);有“汉家自失李将军,单于公然来牧马”(唐无名氏《胡笳曲》);等等。画角声声,牧马驰骤,这不正是“今古河山无定据”的形象写照吗?
岁月倏忽,往事已矣。今天,当词人风尘仆仆,奔走在边塞道上的时候,只见眼前满目荒凉,惟有如火、如血的片片枫叶在萧瑟西风中飘摇,似乎在诉说着无穷的幽怨。
词人仿佛听见了“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的英雄呐喊,也仿佛听见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的仰天长叹。词人仿佛看见了“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咏怀古迹》其一)的美人身影,也仿佛听见了“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同上)的哀伤旋律。
不论是肝肠如火的英雄,还是色笑如花的美人,不论是彪炳青史的古贤,还是俯仰古今的来者,都笼罩在这一往深情之中。不信,请看那深山夕照,深秋烟雨。
(赵山林)
注 释
[1].青冢:指汉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南。传说当地草多白而此处独青,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