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元明清词:

 

词条 曲江秋(马江秋感) 张景祁
释义

元明清词鉴赏辞典

曲 江 秋

马江秋感

寒潮怒激。看战垒萧萧,都成沙碛。挥扇渡江[1],围棋赌墅[2],诧纶巾标格。烽火照水驿,问谁洗、鲸波赤?指点鏖兵处,墟烟暗生,更无渔笛。 嗟惜,平台献策,顿消尽、楼船画鹢。凄然猿鹤怨,旌旗何在?血泪沾筹笔。回望一角天河,星辉高拥乘槎客。算只有鸥边,疏荭断蓼,向人红泣。

张景祁


【赏析】

继鸦片战争之后,清光绪年间的中法战争,是又一次暴露清王朝腐朽无能的战争。从此,外侮丛生,形成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局面,而以词这一文学体式记述中法战争中闽台之役的,首推张景祁的那些词境苍凉、词情激越的篇章。上面这首《曲江秋》词,则可视为福建水师在马江惨败的词史。查福建水师之为法侵略军攻溃在光绪十年(1884)七月,时作者尚在台湾任淡水知县。此词应是他于同年十月由台返闽后,在次年秋凭吊两军鏖战之地时所写。

作者在描写眼前景物、回顾当年史事中抒发其悲愤哀悼之情,也对有关人物进行了评论和谴责。当时对此战役直接负责者为张佩纶。据《清史稿·张佩纶传》记载,佩纶在“清流党”中以“弹纠大臣名著一时”。光绪九年,“法、越构衅,佩纶章数十上”,主战。德宗韪之,“令以三品卿衔会办福建海疆事”。但佩纶虽长于议政,却实无指挥军事的才识,“至船厂,环十一艘自卫。各管带白非计,斥之。法舰集,战书至。众闻警,谒佩纶,亟请备,仍斥出。比见法舰升火,始大怖,遣学生魏海翰往乞缓,未至而炮声作。所部五营溃,其三营歼焉”,“士论谓闽事之坏,佩纶为罪魁”。词的上片,“挥扇渡江,围棋赌墅,诧纶巾标格”诸句中,以“纶巾”点佩纶名,讽刺其以儒将自居,欲效晋顾荣、谢安在面临强敌、指挥作战时的镇静从容,惊诧其东施效颦之不自量。词的下片,换头“嗟惜,平台献策,顿消尽、楼船画鹢”三句,则嗟惜“佩纶章数十上”,议论风发,不无识见,而一旦委以重任,却令福建水师的十一艘战舰竟然全被法军击毁,落得个猿鹤哀怨、旌旗无存、“血泪沾筹笔”的下场。“猿鹤”,用《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典;“筹笔”,即四川广元县的筹笔驿,为诸葛亮屯军之地,借指福建水师的指挥所。“回望一角天河,星辉高拥乘槎客”两句,或谓指写此词的当年六月清政府委派李鸿章在天津与法国公使巴德诺签订丧权辱国的《中法会订越南条约》事。“天河”,指天津;“星”,喻李鸿章;“乘槎客”,借指法国公使。其说似可采。

此词不仅以词传史,而且以词论史,可称拓宽词的功能、扩大词的领域之作,钱仲联在《近百年词坛点将录》中赞云:“笳吹鲲洋,词而进于史矣。”直面时事、干预现实的词史之作,盛于晚清。这是一个时代引导文学的问题,是一批词人目睹接踵而来的国耻、身历千古未有的变局,在大时代激发下产生的自觉要求。而其表达方式则或显或隐,或直或曲,写法和风貌往往因人而异,因所写之事、所写之时而异。综观晚清这方面的作品,大致可粗分为两大类:一类全用比兴寄托,以隐语微词,托物象、景色、艳情、闺怨等影射时事,抒发幽约深曲之情,如文廷式在甲午之役败于日本、马关条约行将签订之际所作《祝英台近》(剪鲛绡)及王鹏运的同调次韵之作(倦寻芳),洪汝沖在德宗自西安回北京后,为追悼珍妃惨死而写的《声声慢·落叶》及朱孝臧的同调“感和”之作(鸣螀颓墄)……都是通篇以托喻方式间接表达的;另一类,虽然词中也借助景物的烘染,也有托喻之语,但就全篇而言,则以正面抒写、直接表达为主,如蒋春霖为道光二十二年(1842)英军攻破镇江而写的《木兰花慢·江行晚过北固山》及另一首描绘太平军攻占南京后长江下游一带两军对垒、战云密布的《木兰花慢》(破惊涛一叶),郑文焯为庚子事变而作的《贺新郎·秋恨》、《汉宫春·庚子闰中秋》……都属此类。这首《曲江秋》可归入后一类。它从正面直写马江之役,而在写法上起调以富有象喻性的景语“寒潮怒激”一句领起全词,结拍则融情入景,以“疏荭断蓼,向人红泣”收束全篇;篇中更以“战垒萧萧,都成沙碛”及“墟烟暗生,更无渔笛”之景穿插其间;全词还多用典故、比喻,这样就在叙事、议论中仍不失空灵之致、形象之美,不失词作之以意象、喻示启人联想的感发作用。作者的这类篇什与众多的晚清词史之作相汇合,把词这一文学体式导引入时代洪流,使之与国运同脉搏,共呼吸;而一代清词的发展长河,遂不仅在其上游百川奔注,形成词的中兴局面,更在其下游怒涛竞起,“开倚声家从来未有之境”(黄濬《花随人圣庵摭忆》引王鹏运致郑文焯函中语)。

(陈邦炎)

注 释

[1].挥扇:《晋书·陈敏传》:“敏率万余人将与卓(甘卓)战,未获济,荣(顾荣)以白羽扇麾之,敏众溃散。”

[2].赌墅:《晋书·谢安传》载,苻坚率军号称百万,南攻东晋,晋帝任谢安为征讨大都督御敌。时朝野震恐,而谢安从容不迫,“命驾出山墅,亲朋毕集,与玄(谢玄)围棋赌别墅”。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4029条元明清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元明清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9 18: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