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车 |
释义 | 车 间关车之兮①, 迎亲车轮响咯咯, 思娈季女逝兮②。美丽少女要出阁。 匪饥匪渴,不再似饥又似渴, 德音来括③。娶来姑娘有美德。 虽无好友,宴会虽然没好友, 式燕且喜④。大家喝酒也快乐。 依彼平林⑤,密密丛林莽苍苍, 有集维⑥。 野鸡栖息树枝上。 辰彼硕女⑦,善良姑娘身材高, 令德来教。美德教我家增光。 式燕且誉,酒宴热闹又快乐, 好尔无射⑧。永远爱你恩情长。 虽无旨酒,虽然酒味不算美, 式饮庶几。希望你也干几杯。 虽无嘉殽,虽然小菜不好吃, 式食庶几。希望你也尝尝味。 虽无德与女,虽无美德来相配, 式歌且舞。望你歌舞庆宴会。 陟彼高冈,登上山冈巍巍高, 析其柞薪⑨; 砍下柞树当柴烧; 析其柞薪,砍下柞树当柴烧, 其叶湑兮⑩。柞叶长满嫩枝梢。 鲜我觏尔,今天有幸见到您, 我心写兮。心花怒放百忧消。 高山仰止(11),高山仰望才见顶, 景行行止(12)。大路平坦凭人行。 四牡騑騑,四马迎亲快快奔, 六辔如琴。缰绳齐如调丝琴。 觏尔新昏,望着车上新婚人, 以慰我心。甜蜜幸福我欢欣。 (采用程俊英译诗) [注释] ①车(xia):车轴两头的金属键,用以控制车毂,使之不易脱落。②思娈季女:思,发语词;娈(luan),美好的样子;季女,少女。③括:通“佸”,聚会。④式燕:式,发语词;燕,通“宴”,宴饮。⑤依:茂盛的样子。⑥鷮(jiao):长尾的野雉。⑦辰:美善。硕女:身材高大的女子。⑧射:厌弃。⑨析:劈。柞:柞树。⑩湑(xu):茂盛。(11)仰:仰望。止:同“之”。(12) 景行:大道。 [赏析] 《诗经·周南》中有首《关雎》,写一个小伙子爱上了一个采荇菜的姑娘,他朝思暮想,想得夜不能寐,辗转反侧。这个小伙子最大的愿望就是:有那么一天,我能在鼓乐声中把她娶回家,在一起弹琴唱歌、恩爱相守,那就好了。《关雎》中这位小伙子的愿望,在这首《车》中实现了一朝思暮想的恋人马上就要成为自己的妻子,在这迎娶新娘的大路上,他驾着四匹公马拉着的彩车,兴冲冲地想象着那即将开始的婚宴,甜蜜蜜地咀嚼着那位硕女的德行和风姿,甚至美滋滋地勾画着婚后的美满生活。一路上他看到什么就唱什么,高山平林,柞树野雉都与他的婚宴、新娘联系起来,甚至那咯吱吱作响的车辖也像在奏着婚礼进行曲,手中的缰绳也像琴弦一般的和畅。这种浓郁的抒情色彩,这种强烈的联想方式,使这首迎新曲像一杯美酒,使读者也和诗人一样微醺了。 这首诗的出色之处首先是它结构上的跌宕。清人方玉润在评论这首诗的结构时说:“前后两章实赋,一往迎,一归来。二、四两章皆写思慕之怀,却用兴体。中间忽易流利之笔,三层反跌作势,全诗章法皆灵。”(《诗经原始》)也就是说,《车》在结构上采用了多种方式。首尾两章是平实的铺叙,首章叙述去迎娶,尾章叙述他归来;首章由咯吱吱转动的车辖拨动他思慕的情弦,尾章则是人儿载在车中,幸福充满胸中。首尾两章一往迎、一归来,从车写起,以车作结,不但关合诗题,而且把事情的原始,诗人的心情叙述得具体、周详。二、四两章采用的是比兴之法,诗人用美丽的长尾雉,用高冈上茂盛的柞树作比,充满了抒情气氛和理想色彩。诗人心中的这位硕女不但像锦雉一样的美丽,而且像高冈柞树一样有着美好的内在秉性,也就是说既美丽又贤德。通过这两章的比兴不但把首章所称道的“思娈季女”和“德音来括”具体化、形象化了,而且也使尾章的抒情“觏尔新昏,以慰我心”有了个令人信服的解释和依托。中间一章即第三章则又由比兴改为直接抒情,结构上则采用一种跳跃方式,即由现实的迎娶路上跳到想象中的婚宴场面,诗人一面殷勤地劝酒夹菜,一面谦逊地邀新娘歌舞——我的德行配不上您,让我请您唱歌跳舞吧。这章像灵隐的飞来峰,与前面两章皆不关联,但由于它的插入,把诗人迎亲路上那兴冲冲、乐滋滋的神态,从表情到内心都作了较好的刻画。这样,五章之中三次跌宕,用铺叙、抒情、联想等不同手法把这位小伙子迎亲路上心醉神迷、乐不可支的心理和神态表现得异常出色。这种结构方式使我们很自然地联想起肖邦的《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这部被称为作者“初恋心灵历程”的名曲,亦以奔放的热情和梦幻般的联想奇妙结合而著称。全曲三章,在首尾两章,作曲家用舒长而凝重的节奏铺叙他与宫廷官女儿康斯坦奇娅的爱情历程,旋律质朴而悠长。中间一章则转入情思绵绵的幻想,热情奔放的倾诉,主题反复了三次。这首乐曲的结构方式和《车》几乎完全 一致。 这首诗的另一个杰出之处就是抒情手法的多样。这杯醇浓的酒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散发其芬芳的。一是让周围的事物都带上新婚喜庆的色彩。清人王国维在谈诗歌境界时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人间词话》)这首《车》为了表现迎亲的兴奋和喜悦,就是采用“有我之境”,有意让所见之物都染上喜庆的色彩。美酒嘉肴,歌舞场面固然与婚宴场面有关,就是葱茏的平林,巍巍的高冈,平坦的大道,雄壮的四马,恐怕也与诗人迎亲时的兴奋喜悦心情合拍。就连那间关的车辖,这时听起来也显得分外愉悦和轻快;那如琴弦的六辔更是包含着诗人对婚后生活的丰富想象。二是借用比兴来抒发诗人的欢乐情感。在第一章中,诗人为了表现娶亲路上他那急匆匆、兴冲冲的情态,他打了个比方:“匪饥匪渴,德音来括”,不是因为饥渴,而是要娶这位贤德美丽的姑娘,才如此急匆匆赶路的。言下之意,娶亲的急迫比饥渴还要难受。第二章,诗人用平林中的“维”来比喻自己心中的那位“硕女”,这是夸她形体的美丽;第四章中,诗人又用茂盛的柞树湑叶来比喻她的品格,这是在夸她内在的坚贞。末章“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似乎是在叙事、写景,实际上仍是在比喻。诗人用仰止的高山、行止的景行来暗喻他对心上人美丽形体的倾慕和坚贞德行和敬佩。由于它是建立在前四章的 一系列比兴之上,所以这个暗示就容易被我们理解和接受。三是用复沓的方式来强调其感情的强烈。五章之中,几乎每章都提到新娘容貌的姣好、品德的高尚:第 一章“思娈季女”,“德音来括”;”第 二章“辰彼硕女,令德来教”;第三章“虽无德与女,式歌且舞”;第四章“鲜我觏尔”;第五章“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皆是如此。同时,每章之中都强调自己娶亲路上的喜悦和兴奋:“式燕且喜”、“式燕且誉”、“式歌且舞”、“我心写兮”、“以慰我心”。这种不断的重复和强调,把这位小伙子乐不可支、如醉如痴的心情表现得异常强烈和充分,当然也使抒情气氛显得更加浓郁。 作者:陈友冰 :金启华,朱一清,程自信 主编.诗经鉴赏辞典.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6.第578-579-580-581-582页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3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