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 吴文英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祝英台近

吴文英

除夜立春

剪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人之常情。除夕,恰恰又逢立春,浪迹异乡的客子,心情是难堪的。这首词上片极写节日的气氛和他人的欢乐,从中反衬出自己的凄苦。

先写立春。“剪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红情”“绿意”指红花、绿叶;赵彦昭《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剪彩花应制》诗:“花随红意发,叶就绿情新”。花信,指花信风,应花期而来的风。立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人们剪彩为红花绿叶,作成春幡,插鬓戴发,以应时令。春风吹上了钗股,像是吹开了满头花朵。“花信上钗股”,着一“上”字,用笔婉细,可与温飞卿词“玉钗头上风”(《菩萨蛮》)媲美,似比辛稼轩词“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汉宫春》)更为蕴藉风流。

再写除夕守岁。“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在岁暮的最后一天,西坠的夕阳欲下未下,仍在空中留恋;东风缓缓地吹拂,既送来了新春的气息,又好像在挽留将尽的年华,不想让它溜走。这两句写岁月匆匆,时不待人,且切合“除夕立春”的题意。“放”字用得妙。宋人方岳《春晚》诗云:“只有小桥杨柳外,杏花未肯放春归。”可与此句参读。“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终于,除夕之夜降临,守岁的人们彻夜不眠,剪烛夜话,笑声不绝,在莺啼声中迎来了新岁的清晨。“新年莺语”,用杜甫“莺入新年语”(《伤春》)诗意。

以上的一切,欢欢喜喜,笑语喧喧,都是客中过节者的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则其人自身的孤寂愁苦,自在不言中了。从热闹中写出寂寞,从欢乐中写出凄凉,从笑语中写出辛酸。这位客居在外、有家难归的人,失去了与亲人相聚之乐,是“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无名氏《青玉案》)啊。

上片渲染了浓厚的节日欢乐气氛,不能不唤起下片对家庭温馨生活的回忆。陈洵评此词云:“前阕极写人家守岁之乐,全为换头三句追摄远神。”(《海绡说词》)换头云:“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皿,代指宴席。回忆旧日与家人迎春饮宴,伊人以黄柑荐酒,“纤手破新橙”,香雾噀人,那光景至今仍萦绕心头。客中回忆及此,当然别是一番滋味。上片以景之可喜反衬己情之可悲,人之欢乐反衬己之愁苦,此处又以昔之温馨反衬今之凄清。

对往事的追忆、神往,终于逼出了梦境。而阻隔既久,山水迢递,过去的美好情事,连梦中也难以寻到了:“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湖水如镜,梦影朦胧,离魂游荡,难觅归路。往事,散如轻烟,徒觉无穷迷惘而已。

往事已矣,而今,与谁相对呢?“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吴霜,用李贺《还自会稽歌》字面:“吴霜点归鬓。”如今是春风吹融了冰雪,可是永远不能销去飞上鬓毛的寒霜,这已经够可悲的了;更何况,落梅如雨,纷飞砌下,斑斑白发与点点白梅相对,这岂不令人凄绝!杜甫咏梅诗意:“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在此又一现。

梦窗此词委曲吞吐,欲藏还露,颇得清真风神,而其抒情线索,了然可寻。吴梅论梦窗词云:“貌观之,雕缋满眼,而实有灵气行乎其间。细心吟绎,觉味美于方回,引人入胜,既不病其晦涩,亦不见其堆垛。”(《词学通论》)自是研讨有得之言。真情实感是艺术的生命。有一股真情流贯其中,则无论出之以何种形式与风格,都有其动人之处。此词后半,愈出愈奇。“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意境的幽深冷峭,词中少见,唯白石名句“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踏莎行》),可与比并。歇拍处,情意的痛切,设想的灵巧,堪与东坡咏榴花词“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贺新郎》)前后辉映。

(孙映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52:03